语感教学浅谈
2009-06-13张建军
语文课其实就是语言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和积淀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能力的过程。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感?下面从两个大方面谈一下。
一、高度重视和合理展开语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然而“过程”之后,学生语文水平低下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重教学结论而轻教学过程。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加强读、写、听、说环节的紧密结合,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发展。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读、写、听、说,它们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缺一不可。听读与说写分属吸收与表达,它们在同一个平台上,或紧或松,或先或后,或单项勾联,或多项交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全面立体地发展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读、写、听、说又各有个性。读,是据“言”知“意”的最佳方式,它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将冷漠的文字还原成饱含作者情感的有声语言,领悟其内涵,感知语言的优劣。写,则是将心中之意外化为言,以精细的文字诉诸对方。听,必须具备较高的辨音能力和瞬间的记忆能力,并借助语境、体态及手势,感知语言的优劣。说,要求说者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借助手势、体态,将心中之意准确地脱口而出。读、写、听、说是从不同的途径创造学生的语感,不可偏废一方,必须全面重视。
2.重过程,轻结论。前面说过,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发展,因为语言活动的内部机制是言意的相互转换。这个“相互转换”便构成了“过程”。语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能力只能在这个“过程”获取和提高。离开了这个“过程”,所谓的语感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过程,并合理展开这个过程。
怎样重视这个过程呢?
一是指导学生反复充分朗读、吟诵、涵咏,从音读、意读上升到情读、美读,在读中体会语感,产生语感,品味语感,积淀语感,而语感分析不能介入太快。具体地说通过朗读,才能整体感知语言作品,了解作品的思路,获得语音感、语气感、情味感,对语言作品所表达的意蕴了然于心。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道理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通过吟诵,品味语言优劣,获得语感。“字字未宜忍,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揣摩、推敲、鉴赏玩索,获得语感。总之,只有反复地读,学生才能由“语表层”进入“内涵层”,才能自悟自得,获得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的语感。如果学生读的不充分,急忙进行语感分析,品味语言,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对语言的品味也就不可能准和深,结果教师就去“速成”,这是不可能有真正收获的。
二是指导学生充分品味咀嚼,切忌快速下结论。品味语言,是动用生活经验与语言信息汇合成表象,去判定语言的优劣。不待学生细致咀嚼,表象重视或汇合成新的表象,就由教师或少数学生得出结论,让大多数学生只记住别人的结论,对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是没有帮助的。
三是学生充分讨论,在讨论中化解分歧。对语言的感觉,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语感活动是以他们的生活积累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将自己融进语言作品中,进行二度创作。这样,“有一百个观众,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学生对同一语言作品,不可能产生一样的感受,品味出同样的情味。比如,阅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诗,由于生活阅历的差异,有的仅感受到北方白茫茫的一片,有的或许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感悟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壮美的豪情。在语感训练中,应该提倡万紫千红,百家争鸣,对语言作品的理解,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语感活动的天地里,让他们交锋,相互启发,互相补充,而不应该规定学生只能这样回答,不能那样回答。简单划一,强求一律,会窒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窒息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形成。
3.“产品”显示,展开语感活动过程,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言”和“意”的转换,培养语感。比如,“写”,是由“意”转换为“言”,通过“文章”这一产品显示出来,可以监测到其转换的情况。但听和读的“转换”,基本上是“暗箱操作”,是在内心完成的,别人及自己很难监测到这种“转换”的具体情况,必须将这种隐性的转化过程化作显性的运作过程,即用“产品”形式显示,展开语感活动的“过程”。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回答贾母和宝玉关于念书的问题是不相同的。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四书》。”宝玉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文字晓畅,没有生字难词,学生自以为理解了,但理解到什么程度,无法了解清楚。这时可“火力侦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写一写自己的理解,以“产品”的形式显示出来,“转换”的情况也就大白了。
总之,学生的语感只能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去培养。语文教师应重视这个过程,千方百计去展开这个过程,并在展开的过程中扶掖、指导,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积淀学生语感
语感,其实就是在听说读写中迅速准确地调动生活积累达到直接、整体理解语言的能力。对此,叶圣陶曾经引用夏丏尊一段精彩的文字解释语感:“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段文字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阅读者对语言作品的意味的准确、灵敏的感受能力来源于阅读者的生活积累。如果学生有过春雨斜飞,朵朵鲜花水灵晶莹、鲜艳欲滴的生活体验,也有过在清新潮润的环境中聆听润泽、悠远音乐的体验,那么对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钟声云外湿”中的两个“湿”字的妙趣,一定会感知其情味迥然相异。再如《荷花淀》写水生夫妻话别时有这么一笔:“‘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文字无甚障碍,看起来浅显易懂,也许学生很快会回答:毕竟是军人的妻子,觉悟高,深明大义。但这只是停在“语表层”,还未进入“内涵层”,理解的只是皮毛。其实,夫妻离别,他们之间最关心的就是对方对自己的爱是否始终如一,“长命无绝衰”。丈夫希望妻子洁白如玉,永远属于自己;妻子希望丈夫事业轰烈,永远爱她一个。这就是“生活积累”。有了这种生活和体验,才能更贴切地体味到水生的最后一嘱,让水生嫂吃了定心丸:丈夫十分在乎自己。这样,丈夫虽不在身边与其厮守,心里也是踏实、幸福的,万一真的有所不幸,她也甘愿不惜一死。生活积累由于水生一句话的刺激,便使读者透过语表层理解了它深刻的内蕴,并创造出新的表象:民族斗争风起云涌,亲人生死离别。水生嫂怎能不流泪呢?孙犁的这一笔,是多么充满人情味的一笔啊!水涨船高,语感之船只能浮在生活积累的水平上。凡所积累都是心化了的结果,是最为深切的感受,情的积淀及一定的语言能力,在对语言作品的品味中,因言会意,扬弃、取舍,不断完善原有的生活积累,不断地提高语感水平。生活表象是形成语感的物质基础。所以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够接近作品的旨趣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具体做法有三:其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品语言,要尽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理解语言的特殊情况及深层含义。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构建“大语文”与“小语文”息息相通的语言教学结构。“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关系,实质上是生活与课堂的关系。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随时随地相机施教,把社会当作大课堂,实施大小课堂一体化,密切了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学即在其中。“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深刻地揭示了大小语文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语文教育应向外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与自然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学习社会生活活泼的语言,存储更多的生活表象。其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体验生活,更多的是以间接的方式参与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时,应该善于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以较高的艺术品味再现语言作品的内蕴,帮助学生间接地丰富生活积累。另一方面,生活积累只有与情结合,才能因言译象,创造出新的表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生,两不相背。”但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是以间接的方式体验生活的,而且中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不稳定阶段,相对来说,情感的积累,显得不是那么真切、丰富。语言作品实质上就是情感在时空上的投影,情感积累不丰富,直接影响语言生成及语言理解的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语言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邪恶事物的情感,创设喜、怒、哀、乐的心理场,带领学生或反复吟咏,进入角色;或是抒情议论,情理相生,激情澎湃地进入喜、怒、哀乐的心理场,生成语感,积淀语感。
实际上,读、写、听、说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只要我们把作为学习形式的读、写、听、说与学生生活中读、写、听、说融为一体,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之,学生语感的生成,语言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都是学生语感实践的结果。不容忽略的是学生的语感实践活动,并不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因此,进行语感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语感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尽力全程扶掖。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能做到这样,也就没有语感教学原则的栅栏了。
(张建军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