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扬州
2009-06-13尹燕飞
暑假回到扬州,偶然间遇到在香港念书的逸凡。久别重逢,在片刻的激动之后,我们便聊起故乡的点点滴滴。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会感受到那种魂牵梦萦。
早 茶
清晨六点多,街上已有车了。出了小巷,叫一辆三轮车,压着长满青苔的石板路,把你带到富春,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茶楼。
进门坐下后,当然是先叫一壶绿杨春,也有叫魁龙珠的。茶到了,便是慢慢地呷,然后和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聊着什么。可以是昨晚牌桌上的胜负,也可以是最近的国家大事。
茶喝三遍,便去叫一碟烫干丝,要是地道的三和酱油和富春自己磨的麻油。之后可以再要一笼杂食,就是各式各样的包子蒸饺各来一只。这样一来,已接近晌午了。
扬州人的早茶就是这样,即便在家里吃,也是那几样的。
白 果
白果,江南的人都晓得,就是银杏树的果。用扬州话讲,叫“白果子”。
小时候最爱吃的是烤白果,最爱去的是长满银杏的盐阜路。应该是刚入冬吧,坐在炭炉旁,把几颗白果放在煤球的小孔上。每次都很当心,因为放不好白果就掉下去了。
然后,烘烘手,不过一小会儿,就见着白果冒烟了。白白的壳儿有些发黑。紧接着,白果就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跳了起来。赶紧拿火钳把它夹出来,趁着热剥开壳——那快乐就在这瞬间。
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油油的绿,还发着淡淡的黄,真是翡翠一粒。放进嘴里,那有点焦的味儿夹着淡淡的苦。这时就想,它怎么那么小,吃得好不过瘾。再看炉子上,那两颗都已经糊了。
冬日里那又糊又香的感觉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听老人们说,原来扬州街上还有叫卖烤白果的呢。
有了微波炉之后,一切都方便了。拿一个信封,抓一把白果,再撒上些盐,微波炉一阵狂炸,就好了。吃得又爽又省时。但那焦焦的味道却没了,也没了炉火旁的等待和烤火的暖意了。
其实,真正的乐趣,是在孩童时的半吃半玩当中。
现如今,吃着从扬州带过来的白果,老多人老多事就像这刚剥下来的壳,零零碎碎地摊了一桌子。
桥 头
逸凡曾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次义卖,最后剩下的那些实在没人要的书和杂志,就准备卖给收旧书或是收废品的。
才出校门,就看见一辆三轮车。这种敞篷的人力车在扬州是很多的,便宜还能兜风。和车老板说明去处,他便很殷勤地将满满一箱书抬到车上,还招呼逸凡去坐。可那车早已容不下一个人了。
也没过多久,就到了广陵路上的一个桥头。在这样老城区的桥头,总有旧书摊子。傍晚时分,家家都还没开饭,自然聚了许多人。
刚把书抬下,车老板却讲起价来,说是载人和运货,价钱不同。听他这一说,逸凡一下子就蒙了,说不出话来。周围聚着看热闹的人倒不慌张,听明白缘由后,就帮着声讨那车老板。有个中年人,听出那车老板不是本地人,一下子掏出个手机,大声地吓唬他说要报警。别看那剑拔弩张的架势,实际上隔得老远。最后给了五块钱,车老板就很快走了。周围的人却有些意犹未尽,说给五块还是多了。
收旧书的挑走了他要的书。接下来,刚刚帮着声讨的那些人都围了上来。刚才站在最前面直面车老板的大娘要走一本《格林童话》,说是给小孙子看看。丢下手里的活帮着声讨的大哥问有没有象棋的书,被告知没有后,显然有些后悔。嗨,早知就多贴几个烧饼了。
回去的路上,路灯发着暗暗的光,家家户户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尹燕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本文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