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身边的事
2009-06-13刘建功侯艳玲
刘建功 侯艳玲
鲁迅先生在其小说《故乡》里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稍微改几个字,就可以极形象地概括学生在作文素材选用上的问题,那便是:其实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具体点说,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若千万个人都同时使用了,那么,再好的素材也会变成坏素材、滥素材。因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非常可怕的。要解决高考作文中备受诟病的选材眼光沉浸于“故纸堆”而缺少现实感以及选材假大空而缺少真情感等问题,我们就要开阔视野,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写身边的事,让我们的文章与众不同。
1.重新发现“熟悉的风景”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总感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总认为文章若不选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材料,若不是为生民请命、不是代圣人立言就没有意义。其实不然,关注考生生命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非常重要的一个导向。湖北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九洲曾多次撰文,希望考生“写身边事,说平常理”,这其实就是要求考生要用心观察、思考、体验我们身边的一切。例如,校园里的花开了、叶落了,一只小鸟飞进教室了;在家里,爸妈的背驼了、步子慢了,自己压力大了,不再如小时候那样好奇纯真有爱心了;老家的公路修好了,童年时的小河被污染了,小时候的那个美丽乡村不见了;街上乞丐忽然多了,广告忽悠人了,明星来开演唱会了……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虽然微小,但它们在多情善感的心灵那里,都能激荡起阵阵涟漪,缀成篇篇佳文。
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中有这么一段: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这其中我和爸爸坚守老屋的典型场景,虽琐碎平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没有诚挚真切的情感体验,何出此佳文?
其实,翻阅2009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在身边事上做文章的可谓俯拾即是。例如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幸福》,作者一开始也是写自己认为爸妈的婚姻太平淡、太普通,似乎配不上“幸福”这一甜蜜词汇,但在日常生活中,作者发现“爸爸喂生病的妈妈吃饭,哄生病的妈妈吃药”,“妈妈为爸爸梳头,感叹彼此白发的增多”,“爸爸帮妈妈做饭,却又被妈妈‘赶出来”等一系列生活细节,表达出了一种平凡、琐碎而又真实、恒久的幸福。同是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危机》则将眼光投向书店,由“书店里的书多但‘文学泛滥”的现象,表达自己的对主流价值的缺失及人文精神荒芜的深深忧虑。
2.关注自己的独特经历
如果仅仅是发现、写出“熟悉的风景”,还是远远不够的。能写出“熟悉的风景”,只能算是初步实现了“真实”,而只有对这“熟悉的风景”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独特体验,才算是写出了个性、写出了风格,同时也才能让老师从众多平庸的“熟悉的风景”中,独独为你的作文眼前一亮。
在2009年高考中,湖北省一篇高考作文《站在归元寺的门口》引得阅卷教师啧啧称赞。文章写高考前夕母亲非要带自己到武汉的著名寺庙归元寺去求神拜佛,期望菩萨保佑她的儿子金榜题名。儿子根本不相信菩萨能保佑自己,看到母亲跪在那里念念有词,还感觉母亲很迷信,很好笑。可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引起了儿子的兴趣,旁边的母亲对女儿说,自己不能给女儿高考帮什么忙,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企盼和爱!儿子深受震撼,其实母亲又何尝相信什么菩萨,她只是想在这世上找到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帮助、来爱自己的孩子啊!文章的最后,儿子写到自己也跪倒在菩萨的面前,真诚的祈祷,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母亲!
同样是写亲情,这篇文章何以脱颖而出,优中取胜呢?除了真挚的情感、精巧的构思,选材的独特无疑给这篇文章带来很多加分。它没有选我们烂熟的雨天送伞、雪夜背去打吊瓶、冬天送来棉衣等题材,而是选择了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不少家长也做过甚至新闻媒体还批评过的一个题材,新瓶装上旧酒,也就有了新鲜感,给人别样的感受。
的确,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如果能够好好抓住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你就比别人成功了一大半。比如,同是一朵玫瑰花,有人看了觉得高兴,有人也许会回忆起他的伤心事,有人可能会厌恶,有人却发现到它的经济价值……不管怎样,每种体验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或者说是具有私人性质的。但很多时候,考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千篇一律,看到一朵玫瑰花,只把它与“爱情”联系,自己的文章变成了人所共知的公共话语,这问题主要就出在创作主体没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3.对常见素材的陌生化处理
独特体验也许不会常有,但若能对常见素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处理,打上“自己”的烙印,从而实现素材的陌生化效果,也是解决素材老旧问题的一种极佳的方式。实现素材的陌生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撇开常见观念、固定思维的桎梏,于无疑处发现新的风景: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解读众说纷纭,却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一名船夫却做出了准确的解答。看诗的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俗语说,“出门看天色”。远行的李白是看了天色的。那天清晨的天色如何呢?有“彩云”。“彩云”是什么?朝霞。整天在江上行船的船夫,对天气的关注程度绝对超过李白的,这关系着他一家老小的生计啊。民间谚语说:“朝霞不出门,晚霞千里行。”早晨出现朝霞,午后肯定下雨,船夫能不着急吗?于是就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了。从船夫角度解读《早发白帝城》之后,又不得不感叹李白的描述之精细了。
对于被赋予了固定意义的事物多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意义角度,甚至是反面的意义角度:一碗蛋炒饭,除了可以充饥之外,在一个多情的诗人眼里,可变成一首震撼人心的佳作——前天/我回到家/妈妈为我做了一份蛋炒饭/昨天/我回到家/桌上有一份蛋炒饭/今天/我回到家/做了一份蛋炒饭/放在母亲的坟前。
一棵在冬天落光叶子的树,除了让人感到冬天的萧瑟,积极的心灵还可以感受到一股不屈之意,一种积蓄力量以待来年春天爆发的精神等。
文章是生命折射的光辉,生命多彩,文章理应多姿。选择身边事,叙述,可平中见奇;说理,可以小见大;抒情,可浅中显深。而无论哪一种,都有一条“真情实感”的主脉贯穿其中,文章的品格能为之提高,而阅卷老师也不会不为之动容。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素材积累过程中能结合实际,“以我为主”,走自己的路,定可以积材千千万,体会到如获无数奇珍异宝的惊喜;写作时,也一定可以找到“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刘建功,侯艳玲,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