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个性弱化现象透视
2009-06-13汤宏群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然而当前学生习作几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属于“这一个”的独有体验、独到见解、独具匠心日渐稀有,一句话:“作文个性弱化”了。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作文个性弱化的主要表现
作文个性弱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1.选材重复化
学生作文千文一面,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选材过多地局限于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过多聚焦在汶川地震和春节雪灾等主题,因而造成“撞车”现象严重。成千上万的文章扑向“抗震救灾”当然让人“倒胃口”。在扬州市2009年中考作文“呵护”中,大部分都是父母送子女上医院或雨中送伞等题材来表现父母的呵护,选材脱离生活实际,雷同现象严重。
2.结构公式化
古人云:写作要使学生“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然而,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不跑题”,一味地以“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如何开头,如何承接,如何结尾,都有规矩;如何写事,如何写人,如何写景,都有格式。学生往往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一些材料按一定的格式组装起来,形成立意相似、构思类同、表达接近的“孪生”作文。这些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套作”,尽管非常规范,但毫无生气,很难令人产生共鸣。
3.表达单一、语言贫乏化
有些学生写文章往往表达方式单一,毫无变化。如写记叙文,往往一叙到底。优秀的文章大多是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这样使文章情景交融,形象鲜明,说理服人。
不少学生因平时读书较少,积累的词语量有限,写作时不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就是词不达意,或只能罗列干巴巴的句式,通篇很少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很少使用修饰限制语,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
4.情感虚假化
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不是选取“老师到我家帮我补课”,就是选取“老师挑灯批改作业”。为了得到一个高分,甚至编造父母双亡、离异、残疾,不惜拿父母的命运作假设。这样的作文缺少生活基础和情感体验,没有真情,无病呻吟,给人做作之感。也有些学生玩深沉,刻意追求“作家式”的成熟世故,写作时矫情造作,失去自我。
二.未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个性弱化的重要因素
未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作文里缺少源头活水。缺少独有的生活、阅读体验,这是造成学生作文个性弱化的重要因素。
1.生活体验匮乏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作文才有起飞的基石。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
学生的生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作为学生主要生活时空的学校和家庭,或因学科本位的影响,升学阴影的威慑,不能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或因家庭规模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家庭是三口之家,父母又忙于工作),孩子生活的圈子也缩小了。这一切导致了学生个性生活的贫乏,个性体验的匮乏。
往返于两点之间的路程原本是学生自由的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的机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坐在父母亲背后的车座上一闪而过,他们因此失去了感受周围变化的机会,不能自由地观察身边的草木、景致,没有机会体察人情世俗。
学生的休闲方式也单一,由于长期缺乏自主安排闲暇时间的锻炼机会,学生甚至丧失了主动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即使拥有难得的闲暇,也只会选择看电视来打发时间。
生活的源泉不丰盈,作文的溪水面临着断流,更谈不上有个性了。
2.阅读感悟缺乏
阅读其实是在和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语言文字为阅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通过他的感觉、想象以及他以往的经验,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于他的脑海,使他如身临其境,感受欢乐、痛苦、喜悦、悲伤……简直就是亲历了另一种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作品中流露的人类美好的感情以及洋溢的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如果说生活是“源”,那么文学作品就是“流”,沐浴其间,接受的是精神的启蒙、人性的铸造。有了丰厚的精神底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个性纷呈的情感浪花,也就会有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流露——个性化作文。
然而,“闲暇出智慧”,我们的学生没有时间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读读自己喜爱的书,做做自己喜爱的事,没有属于自己思考的时间。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闲暇出智慧,闲暇出思想,闲暇出想象力。个性中举足轻重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往往是在闲暇时间中主动选择和自我反省获得的,满负荷的生活导致学生自主意识淡薄,个性兴趣磨灭。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个性弱化的解决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阐述学生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只有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引导他们更好地关注生活,阅读文本,这样的“躬行”,才能引得源头活水来,他们的作文才会个性纷呈。
1.“亲水”——亲近才有体会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一切的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唯生活是艺术的不竭源泉,只要用心去体会,用慧眼去发现,用灵感去感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最好的题材。我们要调动一切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嗅、去尝,把生活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体验的文章。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一考生通过对农民工节前讨要工钱回家时所遭受的种种境遇,呼唤社会对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这样的构思关注社会现实,立意高远,不落俗套。
2.“下水”——常在河边走,不如下水游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有阅历必然就“动于中,发而言”。老师应给予机会,帮助学生体验,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如:让学生运用理化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已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如举行一些实践活动后,可让学生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师可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植树等活动;可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医院、商店、养殖场等;可组织学生开展拔河、跳绳、踢毽、歌咏、讲故事等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化建设、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另外,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小组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根底厚了,个性才有起飞的基石。
3.“引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对写作大有裨益。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无他术,为勤读而多为之,自工”等等,都说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多读”作为手段和途径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间接地从生活中获得第二手材料。
阅读内容上,可内外结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使学生积累感悟,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教材中有大量的好词佳句、诗词警句、精妙段章,斟酌品味,积累语言素材,陶冶美好情操。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游,和作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学生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从文本中采撷甜蜜的花蜜。
若仅限于教材上的文章,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指导学生多读名著,这样能更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词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中外名著都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它们展示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娴熟的写作技巧;它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达的主题深刻感人;它们的语言或以诙谐幽默见长,或以平白如话而显本色。多读,勤思,感悟深切,必能从中开挖写作的源头活水。
广泛的课外阅读,必能积累深厚的底蕴。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有一考生通过一件圆明园文物瓷器的颠沛流离的经历,演绎一个国家的兴衰发展史;有一考生通过王昭君、文成公主、刘细君这些“和亲”公主的感天动地的特殊经历,描绘她们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千古豪情。这些作文取材别致、新颖,富有历史、文化底蕴,自然就取得了高分。
4.“击水”——在模仿借鉴中创新
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技能技巧,模仿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课本是模仿的最好的例子。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它们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诸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语言的遣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精彩构思,《孔乙己》的人物描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选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环境描写,《春》的优美语言……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可让学生领悟作者表现生活的方法,揣摩名作家们的匠心,并借鉴课文学作文,在模仿中领悟写法,有所创造,从而提高写作技巧,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我们的新课程拒绝灰色和红色作文,需要充满生命底色、生活本色的个性作文。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心灵世界,愿他们的个性“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
汤宏群,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江都。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