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2009-06-13仝春芳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政治课师生

仝春芳

一、 搞好课前预习,培养学习动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连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作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 课上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池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屋及乌”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

四、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习热情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 巧设课堂结尾,延长“意犹未尽”之韵味

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结尾时,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酿成了什么结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办……大家通过争先恐后的发言,懂得了情绪需要调节,而且应善于调节,并注意选用恰当的方法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样,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政治课结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作好了准备。(大城县王屯中学)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政治课师生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