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文本探究的着重点
2009-06-13郝宝艳
郝宝艳
一、探究文本的语言形象,重在感知理解
很多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作家创造的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文学艺术世界,其最表层的是字、词、句、段、篇。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不同风格的语言形象,是学生积累语言,理解文本隐于字面之后的深刻含义的基础。比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有一组学生在带领大家学习第6小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一下大渡河的水?”有的学生说“波涛汹涌”,有的学生说“波澜壮阔”,我立刻感到用“波澜壮阔”这个词语来形容大渡河水不恰当,便及时进行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此课书,用‘波澜壮阔这个词来形容大渡河水恰当吗,为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又是查字典,又是展开讨论,积极探究,而后学生认识到,“波澜壮阔”与“波涛汹涌”虽说都是描写水浪大的,但它们所适用的语言环境不同,“波澜壮阔”侧重于描写水的声势大且壮观,而“波涛汹涌”则侧重于描写大波浪且猛烈地向上涌,这样更能表达红军夺泸定桥的艰险。结合本课的内容无疑用“波涛汹涌”这个词语来形容大渡河水不但波浪大而且水势险恶更加恰当。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探究文本的语言形象,让学生体会准确运用词语的好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二、探究文本的思想情感,重在体验感悟
1. 探究相关背景,体验文本情感
教材中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内容或人物、感悟其思想情感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学生对总理的为人、事迹,以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事件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难以感受十里长街人们痛别总理的悲痛心情,难以与文本、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在查询中了解到总理曾亲自乘坐公共汽车体察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感受到总理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了解到总理在百忙中亲自去十三陵水库劳动,感受到总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精神……学生通过探究资料,了解背景,为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2. 探究相关问题,感悟人文内涵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教材,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要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问题,让其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比如,学习一篇古文《人有亡铁者》后,多数学生会思考“读了这篇古文,懂得了什么道理”。而有一名同学却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在交流时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被人怀疑的那个人,你会怎么做?”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问得好,当即表扬了她,并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说,无端地被人怀疑,可能会跟怀疑你的人吵起来;有的说,只要不是我做的事,我不在乎别人怀疑不怀疑;有的说,如果别人怀疑你,你就想一想,是不是他的东西落在你这儿了,你可以帮他找一找,或是向他解释一下,让他相信你;还有的说,你可以跟他讲清楚、做解释。在这个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又懂得了当被人误解时,如何与人交往,实现了在学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功能。
三、探究文本的拓展整合,重在积累运用
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要使学生逐渐形成言语能力,必须适当拓展教材,整合教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文化积淀。
1. 向课外阅读拓展,注重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我们只有把教材作为“例子”,在学习这个“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阅读向课外拓展。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不仅赏析文中的好词佳句,不仅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不仅学习文中简洁的写作手法,还引导学生将视野向课外扩展。其中有名学生在赏析了课文之后,又给大家绘声绘色地朗读了一篇从课外找来的描写漓江水的小散文,与大家共享,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更加深了认识。
2. 向自主写作拓展,注重运用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运用,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其中写作是运用语言的表现之一。在探究式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向自主写作拓展。
3. 向实际生活拓展,注重实践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向实际生活拓展,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丰富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城县姚马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