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京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调查分析
2009-06-13闾军
闾 军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中学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南京是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在于更好的高中生提供更丰富多采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为继续深化南京市高中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南京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84-02
一、前言
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测试》都对课外活动有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课外体育活动在中学体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适量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和形式、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围绕着课外体育活动也进行着改革和探索。目前我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球类,其次是健美操和跳绳;而组织形式大多是个人或者小团体自发组织的,缺少学校统一规划安排以及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国内目前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较多,对高中生的也不少:竺航在2007年01期《浙江体育科学》上发表的“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中研究的内容是奉化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帕提古丽 米扎古丽•西力甫在《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2卷3期上发表的“乌市民族中学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中着重调查的是参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针对重点是民族重点民族学校体育教学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这些文献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做了调查和研究,也只是地区性的,与南京这个城市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别。南京市六城区有各种各样的高中学校,我从中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让更多的南京市高中学生保持一定的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做铺垫。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以南京市六城区部分高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110人(55%),女生90(45%);传统体育学校男生60人,女生50人。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3.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对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192份,其中男生106份,女生86份,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96%。传统体育学校男生57份,女生48份。
3.2.3专家访谈法:在问卷调查设计中,专门征求了有关体育方面专家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的意见。并访问了学校20名在校学生,在确认问卷内容的科学性和涉及范围全面性后发放。
3.2.4数理统计法:用SPSS11.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
表1显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南京市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总体情况良好。表2显示,传统体育学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好于非传统体育学校,可见学校的整体氛围对学生参与情况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4.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种类和形式
表3显示,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是羽毛球、健美操、篮球、网球、跆拳道、足球等。这就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从项目上的选择来看,男、女生大部分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表4显示,传统体育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的组织比较重视,也许与学校传统项目的需要有关;而非传统学校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却不如人意,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在这些组织形式中,不管是传统学校还是非传统学校,个人行为的自发锻炼还是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学校可以组织的体育俱乐部形式却相对较少。
4.3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和次数
从表5显示,高中学生平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为最多,5次以上为最少,这也是由于学业紧张的原因造成的。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为最多,分别为28.30%和32.08%,每周4次以上(含4次)共为23.58%,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1―2次为最多,分别为29.07%和23.26%,每周3次为15.12%,每周4次以上(含4次)共为11.6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次以上明显低于男生,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20.93%的女生又明显高于男生。其主要原因除男女之间生长发育、身体形态变化、体育态度差异外,还与女生对体育价值观缺乏切身实际感受,缺乏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怕苦、怕累、怕脏、没有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学校的体育氛围有关。
4.4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调查统计表
从表6显示,高中61%的学生每次锻炼在一小时以下,距每天活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30―60min为31.13%,60―90min为28.30%,而女生为27.91%和9.30%。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30min以下的为37.21%,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也占23.26%,远远高于男生,这也与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差异有关。
4.5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从表7中显示,56.25%男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但也有18.75%的学生选择了经营性场所,女生人数较多于男生人数是因为男女生的心理差异,女生希望在一个幽雅、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健身娱乐为主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进入校园。
4.6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和认识
从表8中显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个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与调剂生活相联系。从表9中显示,有56.77%和32.81%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4.7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从表10显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可供选择的6项影响因素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功课繁忙、缺少场地、器材和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稍差和不感兴趣等。所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来减缓学习的压力,促进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4.8学生课外活动安全因素
从表11显示,家长对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参与也不够。课外活动的安全信息大部分应该是由教师教给学生的,然而教师在学生这方面的参与却只有28.75,可见,教师在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方面参与不够,或者学校不够重视。从此表也可以看出学生自己是相当重视课外活动中的安全的。
五、结论与建议
5.1结论:南京市六城区高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调剂生活和发展个性平衡心理的目的非常明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但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比较感兴趣,但女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部分女生甚至不参加。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是以校内运动场为主。体育器材基本上来源于班级和自己购买,运动场和运动器材不足都是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最主要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班级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难以从深层次中激发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难以完成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任务。
5.2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等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体育为主导,使学生在娱乐中了解并掌握几种体育锻炼项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和认知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带来的成功感、成就感,使之热爱体育运动。充分发挥校学生会作用,每年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多开展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以竞赛形式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体育文化艺术节,体育知识抢答赛,年级足球、篮球对抗赛等。针对女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女生体育的竞赛项目,让更多的女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校应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与投入,引进体育舞蹈、羽毛球项目的师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加他们喜爱的项目。提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它既可与社会挂构,有时还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更合适于高中学生发展终身体育能力。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来发展高中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决不是凭主观想象要改就能改的,有很多条件有待创造,在高中生自主建立体育组织的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组建高中生体育俱乐部还不能完全离开学校行政渠道。
参考文献:
[1] 徐艳玲,姚兰发. 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 韩景奇, 张福荣. 谈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J]. 辽宁体育科技,1984,(01).
[3] 蒋东升. 如何开展并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J]. 天中学刊,1994,(02).
[4] 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7.01.
[5] 帕提古丽 米扎古丽•西力甫.乌市民族中学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
[6] 李兰香. 面向素质教育开拓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0(02).
[7] 国武军.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J]. 黑龙江教育,1995,(05) .
[8] 薛 彬. 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Http://pe.cersp.com/jscz/jyjl/200803/3549_2.html###,2008.3.26.
[9] 陈少华. 福建省城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http://www.ptwz.com/programs/groupweb/tyz/tyz/资 ...,2006.9.1.
作者简介:闾军(1979- ),男,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本文为江苏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模式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