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和创造的双重使命(中)

2009-06-12

上海戏剧 2009年3期
关键词:沪剧戏剧校园

宇 锦

老将依然风光欲待新人跟上

2007年和2008年,上海昆剧团先后为王芝泉、岳美缇、刘异龙、蔡正仁、梁谷音等一批身经百戏的艺术家举办专场、曲会,师徒齐齐亮相舞台,唱曲谈心,场面感人。这些专场无一例外带有“传承”这个关键词。仅从这些专场的名称——“兰德馨香”、“巾生今世”、“丑行天下”、“雅部正音”、“幽谷清音”来看,就不难看出“上昆”将传统引向现代的指归以及一班中青才俊的文化创意。毕竟几十年来,即使是再古老、再高雅、再曲高和寡的艺术品,终也要向市场寻求卖点。

近年来,上海昆剧团放下身段、找寻卖点、争取观众的举措连续不断。它常凭时尚的“秀”、趁传统的“节”以吸引更多年轻眼球,但“卖”的内容始终还是中规中矩的纯粹演艺,可谓“形万变而质不变”。而大量的中青年观众,主要也是被这个“质”所吸引的。

近年来从国外持续引进的大型音乐剧,其市场定位也是中青年观众。一个迹象十分明显,从前几年的《悲惨世界》、《音乐之声》、《猫》、《剧院魅影》、《狮子王》,到2007年的《妈妈咪呀!》、2008年的摇滚版《阿依达》,总体品位呈现愈来愈娱乐化倾向,目标观众也同这些剧目的剧龄一样,从中青年渐向青少年靠拢。2008年在沪演得最火的外国音乐剧《发胶星梦》,故事一如其名,讲述了一个出身寒微、身材肥胖却可爱迷人的女孩特蕾西,在电视选秀中用亮丽纯真的演唱获得全国瞩目的故事。相信从百老汇引进该剧的动机,与国内“超女”、“型男”的方兴未艾有着“前果后因”的联系。《发胶星梦》与其说是靠情节人物取胜,不如说是唱歌跳舞主打——尾声时编导特意安排了观众与演员起舞的“余兴”,犹如一场派对到了狂欢高潮。

在话剧领域,赖声川、孟京辉的时尚话剧依然如日中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剧连续两年延续火爆,2008年更有“阿加莎推理戏剧演出季”推出,想看《捕鼠器》,《蜘蛛网》、《死亡约会》的观众回回都要预订,场场一票难求,出品方的这轮经典翻演又获得了可观的市场回报。与此相对,被视为“正统”的话剧如《牛虻》、《红与黑》、《茶花女》的票房却不尽人意。

20多年来观众口味的变化,相当显著;20多年来戏剧潮流的变迁,十分巨大。在商品世界的狂涛巨浪中,大批戏剧之舟的舵轮早就被拍击得倚里歪斜,就算最高明的船长也难免屡屡失控,酿成“阴沟翻船”的惨剧。对此,有必要进行冷静的反思。

而反思是需要参照物的。

十月金秋,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沪开幕。在为期7天的戏剧节里,全国各地校园的23台由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剧目将上海戏剧市场弥漫的铜臭味多少冲淡了些,其中《青春红肩章》等剧目具有相当的思想艺术水准。作为回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青春版《商鞅》作为祝贺演出,在性质上可谓旗鼓相当。

这次中国校园戏剧节的剧目除了些许自娱自乐的成分之外,主要担当起了青年体验人生、学习和批判社会并试图改造、创造的天然追求和历史使命。当今校园戏剧的本质,是学生们通过戏剧体验更多人生经历、接触更广社会范畴的一次演练,其主要任务在于塑造社会的、全面的、大写的人。只有大写的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戏剧的颓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从莘莘学子中发现、培养出色的戏剧艺术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戏剧观众”,尚属浅层、次级的指归。有专家认为,要珍惜和爱护校园戏剧在艺术上的“不过分成熟性”和在体制上的“不过于完善性”,以确保其思想的锋芒和艺术的锐气,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也就是说,经济支持、政策扶持、体制建构包括艺术导引,都必须以不伤害校园戏剧的自发性和青涩度为前提。而且,这些校园戏剧特质的可贵存在,不仅是广大青年学生提高素质、走向社会的指示灯,也是对过度成熟的戏剧市场、过度完善的戏剧体制机制的一针清醒剂。

但是,当弱小稚嫩的校园戏剧走出校门、进入文化市场化与艺术娱乐化的雾都迷城时,且不论它们能否清醒别人,就连自身能否保持清醒恐怕也是个未知数。

当包括艺术家在内的一切人群,包括文艺团体在内的一切机构都以市场的好恶为唯一标准、以金钱的多少为首要指标时,当所有艺术从业者都与老板、总裁甚至小商小贩所见略同时,文化艺术大师及其传世之作的出现,只能是痴人说梦。

还是再回到校园,关注一下那些未来可能的大师。

2008年夏,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展示了“昆五班”开班4年来的阶段性教学演出成果,60个平均年龄14岁的小演员演起《游园惊梦》、《琴挑》、《下山》、《挡马》等名折名段来,照样功架十足,身手不凡。这除了得力于他们自己的付出,更得益于顶尖艺术家的指导与提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得到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梁谷音、王芝泉、张洵澎、方洋、张铭荣等名家的栽培,起点高,出手自然不凡,其中8人更当上过中国剧协“小梅花”的金奖得主。喜人态势带来了充足信心,业界人士由此预计,再过6年,这批昆剧大学本科生将对上海昆剧来一个“整体接班”,“到那时可以想见,上海昆剧舞台上又将是一派何等灿烂的景象”。

相比之下,沪剧的情形有些不容乐观——招齐30名沪剧班学员就用了两年时间。“上沪”现下在职演员连同只能上场却不能唱的龙套在内,仅有28人,后备人才奇缺。“上淮”可以跑到江苏这个淮剧老家招生,“上越”亦然,而戏曲的长期颓势加上移民城市所形成的沪语文化的失落,使愿唱沪剧的本地孩子越来越少,剧院不得不去江浙招生,出现了“本地剧种,外地生源:教唱以前,先教沪语”的奇特而又无奈的现象。2008年“上沪”邀集多所沪剧特色学校举办“沪韵之花——沪剧青少年才艺大赛”,希望在检验多年来沪剧教育成果的同时,从中发现并培养苗子。

猜你喜欢

沪剧戏剧校园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