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壑丹崖千丈画 白云红叶一溪诗
2009-06-11张敏慧
张敏慧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诗歌大国。在流传下来的丰富古代文献中。保留了大量诗词歌赋,其中相当部分为历代诗人,吟咏赞美祖国各地的山川湖泊,雪域高原。这些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古代诗人与安徽山水美
安徽地跨江淮,自古为形胜之地。据《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此为最古老之动人胜迹。春秋时安徽属吴楚等国;唐时分属江南、淮南及河南诸道;宋分属江南东路、淮南东西二路及京西北路;清初为江南省,后取安庆、徽州两地之首字分置安徽省。境内南有长江、北有淮河,而巢湖伏卧其中,擅水运之利。又名山遍布。其著者:南有雄奇之黄山,秀丽之九华、中断之天门,西有清婉之小孤、巍峨之天柱,东有蕴秀之琅琊,北有夹淮相峙之荆、涂二山。这些名山胜水,迎来了历代的骚人墨客。拓开了其胸襟与视野;而他们的登临吟咏,又与这些江山胜景相得益彰,焕发出动人的绚丽光彩。
在这些诗人中影响最大者,有南齐诗人谢且兆。他曾做宣城太守,常登郡治后高斋吟咏。谢的《高斋视事》:“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旷望四野,青山白云,江村海树,四季风光,尽收眼底。诗人抚琴咏诗,优美的诗章便自然流出。诗人在此也写下许多赏心悦目的优美诗章,《冬日晚郡事隙》、《后斋回望》、《游敬亭山》等,其华章余韵,使宣城山水大为生色,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名声齐五岳”。此后宣城谢公楼、谢公池、谢公亭、敬亭山、谢家青山,成了唐宋诗人普遍关注和吟咏的主题。
唐代诗人李白,热爱名山大川,漫游中国大半,安徽处处留有他的足迹。从其现存近千首诗看。他曾北到砀山,南临黄山。东至采石,西达宿松,中抵庐江。皖南更是他多次往还游览之处,写下百余首热情洋溢的诗歌,歌咏安徽的山水风光。抒发豪情逸兴。他的《秋登宣城谢跳北楼》和《独坐敬亭山》诸诗,歌咏宣城风光,在“咏谢”诗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安徽。诗人游泾县,咏赞泾川三百里清波,水西寺飞阁,桃花潭别情,桃花潭也因之名传千古。在铜陵,他游五松山:但见千峰环抱。涧水奔流。五松名山清幽秀绝,写下《铜官山醉后绝句》,欲于五松山拂袖起舞。以至“千年未拟还”。游秋浦,写有组诗《秋浦歌》十七首,全面描绘秋浦人民纯朴的劳动生活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他徜徉于天门、牛渚间,驾轻舟,顺江而下,写下名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山水人物,色彩绚丽,气势飞动,诗人的轻快愉悦之情,不言自明!诗人爱安徽山水,最后病死当涂,葬于青山,了其“宅近青山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的宿愿。
安徽池州,临大江,多峻岭,山青水秀。有九华名山。唐代诗人云集。刘禹锡有《九华山歌》。为九华之美景引吭高歌;费寇清隐居九华,有长篇排律为兹山写状。杜牧为官池州。春游府治西之杏花村,写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纯朴自然清新的乡村景致和自然风光,使人流连忘返。这千古绝唱。也使杏花村名声远扬。晚唐池州诗人杜苟鹤。其诗不仅歌吟家乡的名山大川,而且深刻再现那个动乱时代的社会风貌。富有现实主义传统。宋代,诗人周紫芝作《水龙吟》歌咏“楚天木落风高”;李纲泛舟吟颂“江天霜晓”。咏赞九华外之长江“静烟空,整云蓬。满眼高帆,隐映画图中”。其他宋代名家周必大、吴潜、周紫芝等,赞美池阳峻山秀水,留下诸多名篇遗章。
滁州介于江淮之间,境内琅琊山,茂林深树,景色清幽!中唐诗人韦应物、李绅相继官滁州,以诗咏赞。韦的《滁州西涧》,富于诗情画意,脍炙人口。李的《悲善才》,描摹音乐,又声情并茂,话尽沧桑,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画面依次展开,相映成趣,有声有色,富于生意,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遐思。北宋欧阳修知滁州,以琅琊山水为乐。他的《醉翁亭记》成为宋人游记中的千古名篇。欧的醉翁之乐。经其友人沈遵谱成琴曲,欧听后又为之配词《醉翁吟》c苏轼、郭功甫相继为之另配新词《醉翁操》,琅琊山水与醉翁之名,经诗人们吟咏和传唱,名声远扬。
当涂,唐时属宣州。县城傍大江,境内有青山,采石等胜迹。宋代为诗人聚会登临的佳处。苏轼过当涂,在诗人郭功甫家吟诗作画,极一时之兴。黄庭坚知太平州九日而罢,与诗人郭功甫、李芝仪相聚匆匆。却写下多首唱和的诗词,赞美姑孰风光,成为文坛佳话。
安徽山水美,名山峻岳,蕴蓄精英;佳地胜境,蔚为文人的渊薮。从魏晋到清代,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诗歌遗产。大诗人苏轼南过姑孰,北游泗州;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守太平州;醉翁居士欧阳修知滁、颍。此外,有爱国诗人张孝祥,豪放派大家辛弃疾,婉约派巨匠姜白石;更有黎庭瑞、吴澄、吴文英、秦观、范成大、李之仪、赵师侠、周紫芝、吴潜、李纲、周必大、贺铸、叶梦得、陈师道、文天祥等;这些文学史上的著名诗家。他们在江淮大地生活、悠游,饱览名山大川,抒情感怀。其清词丽句,再现了江淮大地的秀美风光;其登临之处。成为后人凭吊的胜迹;其闲闻逸趣,给后人以无限的创作灵感和审美情趣。
二、山水文化与旅游审美
雄伟奇丽的安徽山水,浓郁深邃的诗国传统,使群贤毕集,吟咏不辍。他们对安徽山水风物的流连忘返、千古咏唱,是巨大的文化宝藏,永远的审美享受。大量优美的名篇,经过数百年的吟颂、传播,影响、陶冶了无数的人,它们已变成一种无形的文化积淀,成为发展安徽旅游业的珍贵人文资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先辈们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它们作为特珠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与本民族,为不可多得,而之与其他民族,却又是不可复制。它的宣传和开发,能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事实证明。凡能与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相关联的名胜古迹,都能增添其艺术的光彩。名篇佳作的永恒艺术魅力,促使旅游者产生超越历史和地域的亲近感,从而拓展其有关美的探寻视野和欣赏深度。美是世界的共同语言,对美的追求在人类共同心理的深层结构中是相通的。诗歌艺术所咏唱的特殊地域,所传递出的山水、人物美的信息,能调动起旅游者的审美感觉。当旅游者再与其原有的知识、情感相吻合,其产生的和谐、亲切和充实的美感将更为深切。
试想,如果没有欧阳修对于醉翁亭的赞咏,滁州醉翁亭恐怕不会如此蜚声海内外。欧公那妙丽新奇的《采桑子》十首,以奇丽而神似的一组组意象,表现出颖州西湖之美,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为之神往:
“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
“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
“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
“荷花开后西湖好”。夏日赏荷。“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影,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美酒醉人,荷香也醉人,在烟雨朦胧中带着醉意归来,有着十分畅意的美感。
作者以疏淡的笔触。描绘出湖上的明丽风光,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怀。这一首首词所勾勒的一幅幅画面,是那么美不胜收,能不勾起游人慕名来此一睹其风采的欲望,能不给人以无限遐思的审美享受!
《采桑子》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龙榆生评其为:“十词无一重复之意。”真是写尽了颖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美,显示出其丰富的美学内涵。中国向有“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也凭山水以传”之说,它精辟地道出了风景名胜和旅游文献,互相依存与烘托的共生关系!“山川胜处,非人不传”,人文景观对于山水风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提升其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山水诗词的内容。
内涵丰富而具有典型美的诗作,赋予山水风光以永恒的艺术魅力。使旅游者的审美感受趋于深厚而开阔。宋代词人汪莘对黄山的吟咏,就别具魅力。其几篇《沁园春》咏黄山,固然在于山的雄奇。但也未尝不是神奇的历史传说的吸引和山水审美的启迪。其代表作《沁园春·忆黄山》“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竟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当年黄帝浮邱,有丹枕玉林犹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问蚤修。谁知此,只原头白鹿,水畔青牛。”这是一篇揉合黄帝、浮丘等传说,描写黄山云烟竞秀、爆布争流奇景的宋词珍品。作者通过典型形象的艺术描绘,将黄山的“奇”和传说的“神”揉合塑造,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山川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更加耐人寻味,引人遐想,使人在欣赏时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现实的画面和历史传说的结合。引发后人以无穷之联想,绵延之情思。试想,登临特定的自然景观——黄山,又具有关于黄山及其历史传说等人文景观的描述体验,对之必然产生深刻印象,因而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感受。黄山“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的典型形象的描绘,使读者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感将更为丰富和强烈!诗歌作品的典型性愈强,其审美价值愈大。对读者的影响也愈大。旅游者通过亲临特定景观或重温相关诗作,从所描写的典型景物形象中,来认识事物,强化了审美感受,也拓宽了其审美空间和想象力。
不朽的诗作往往赋予山水古迹一种精神或气概,使旅游者的审美感受更趋于博大与深沉。游人漫步安徽和州项王庙,咏颂起刘仲方的《六州歌头》,那种“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的悲壮与慨叹,则会弥漫起思古之幽情。受到极大地感染。秦观一篇《念奴娇》“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便将长江的浩瀚壮观之势,气吞宵汉之慨表露无遗,其深沉博大的审美情感,给后世游览长江者,以无尽的遐思和永恒的魅力!
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安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诗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诗人的笔下。安徽的山水风光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在历代诗人的咏皖诗作中,这样的名篇很多,它们发掘山水的“灵性”寄寓,发现景观的“文化”底蕴,提升风物的“人文”品味,给后人留下了永远值得挖掘和继承的文化蕴涵和审美情趣。
三、山水文化与和谐审美
山水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是由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生命和弦。这一和弦中,春山、秋水、阳光、空气,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既是自然的本然存在,又是构成人类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发的是人身处天地山山中对自然美的一种情怀。中国向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观念,山水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是无穷的底蕴。山水与人,山水与社会,山水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人的主观思想情感的表现,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观察中国诗人的山水审美,探索文人士大夫与山水自然的密切关系,寻找其内在审美心态,是极为有意义的事。人与山水自然的和谐审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永恒主题,因为这种和谐审美合乎中国人普遍的美感需求:青山秀水,鸟语花香,草地天空,江河波涛,人们在与其和谐相处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心灵!杜牧《清明》诗所咏唱的杏花村。即是中国文人最祟尚的审美理想:和谐之美。它纯朴自然清新的乡村景致和自然风光。成了唐宋以来诗人们的理想家园。诗歌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物化形态,必然呈现出这种特有的审美特征:和谐。它通过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以简洁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大量的咏皖诗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展现了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后人在欣赏这些诗作时,总能从不同角度受到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感染。看到诗中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美的折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丈,不及汪伦送我情。”“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露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这些诗作表现的田园生活,和谐审美,不正是大量咏皖诗歌的作者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美的折光吗?杜牧所赞颂的杏花村。李白所歌咏的泾县桃花潭、秋浦水乡,正是和谐之美的典型,是中国人的至爱,中国文化所推崇的最佳典范!在世界无比喧嚣的今天,这种和谐之美,更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