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件小事

2009-06-11叶至善至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09年5期
关键词:笔帽把门写毛笔字

叶至善至

①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子,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子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子,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菜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子多难看。”我就接着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从来没管我怎么拿筷子,我从小就没学会。”

②还有一件我无论如何干不好的事,就是写毛笔字。参加什么会议,看到会场门口摆着墨盒、毛笔、签到簿,我心里就担心:“又得出一回洋相了。”好不容易毕恭毕敬把名字写上,自己再不敢多看一眼,只好出门不认货,掉头就走。这当然要怪我自己从小没有下功夫练过,不过父亲也从来没有问过我毛笔字写得怎么样。直到后来我学着写散文了,父亲也只管我写得是不是清楚,不管我的字是不是好看。

③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比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没想到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如果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子这类东西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弄破了呢?”直到今天,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让人家接起来顺手,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里就能看。

④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冬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⑤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只是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由。有时候,他还在我喜爱的事情上帮我一把。比如为我小时候的集邮册题签,给我们兄妹三个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⑥抗战期间,父亲在《开明少年》上发表过两篇谈教育的卷头语,头篇叫做“习惯成自然”,另一篇叫做“要养成习惯”,主要说的就是父亲管着我的那层意思。

⑦在父亲逝世一周年的时候,记下这些小事,也算是对他的怀念吧。

[习题]

1给文章分段,最合情理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请为文章列出提纲。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3,叶圣陶是名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其值得怀念的地方一定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拿筷子”、“递东西”等四件小事?

4 说一说该文的写作特点。想一想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

[参考答案]

1A

2A.父亲从来没有管过我的小事(拿筷子、写毛笔字);B.父亲反复教育我帮助我培养我的小事(递东西、随手关门);c.据事生议,揭示小事非同寻常的意义。

3“小事”出彩。写“父亲不管我的事,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旨在突出、怀念“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由”:写“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旨在强调怀念父亲要我懂得“生活在人们中间”“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而这正是叶圣陶先生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对子女严格的品德教育的规范。

4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透视”出所蕴含的深意;把小事写具体、细致,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运用议论加以点染,显现小事非同寻常的意义。

猜你喜欢

笔帽把门写毛笔字
学写毛笔字
迎客河
灯笼笔帽
墨鱼汁可以用来写毛笔字吗?
第一次写毛笔字
第一次写毛笔字
笔帽潜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