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娱乐化探索

2009-06-10

艺海 2009年5期
关键词:民乐器乐民族音乐

李 强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建国后,民族音乐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从民间走向音乐厅,再从音乐厅走进唱片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传播。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娱乐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民族音乐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正在进行怎样的尝试?

一、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决定了民族音乐娱乐化探索的必要性

继昆曲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又宣布中国民族乐器——“古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实除了能说明人们对二者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之外,更多的却是体现出了昆曲与古琴不堪的生存现状。一个事实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现在已经没有专门从事古琴研究的人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思想的不断涌入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正在远离自己的根基与发展方向。现在的青年一代中有许多人不会哼唱中国民歌;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分不清古筝和古琴。对于具备音乐知识较少的普通大众来说,即便面对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大家也仅限于欣赏为数不多的旋律。试想有多少普通大众愿意掏钱购票去欣赏民乐音乐会?他们中又有多少人能认真地通过一部民乐作品去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们更不会去在意演奏家们纯熟的技艺与完美的发音。在这个文化娱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那种身穿民族服饰,正襟危坐的“传统” 民乐使我们感到太多的美中不足。

时代特征要求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市场化转型,大众的文化心理状态要求传统的民乐进行带有娱乐性意识的转变与传播,民乐也需要转变自身的艺术观念,逐渐适应市场需求。“民族”与“传统”也许已经没那么重要。市场消费注重的也许只是音乐本身是否能带给听众轻松、愉悦的感受。在通俗音乐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业化元素不断融入音乐创作的大趋势中, “中国民乐”这一拥有全世界最多听众的声音没有停滞不前,它正在通过积极的探索使自己成长为娱乐业的新兴元素。

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则为中国民乐这一次蜕变提供了契机。

二、民族音乐依托多媒体技术所进行的自我调节

1、电视电影原声音乐

电视电影的配乐是一种于20世纪出现的音乐体裁形式。配乐可以加强观众对影片欣赏的真实感,观众也可以通过影片的放映来感受配乐的乐趣。作为整个音乐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电视电影音乐将历史上产生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乐器融入自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影片的类别来看,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古装片还是现代片,民族音乐在营造氛围,刻画人物,描述情景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渲染力,充分发挥了配乐的功能,也能够紧跟时代的审美潮流。

由二胡演奏家陈军主演的《刘天华》,讲述了民乐大师刘天华的生平事迹,影片中的配乐包括了刘天华生前的大部分器乐独奏作品,并且都是由影片的主演陈军先生亲自演奏的,这可以说是民乐为电影配乐的一个特殊的例子。前一段时间热播的几部武侠影片也融入了民乐因素:《英雄》中使用了民乐风格的配乐《闯秦宫》、《风》等;《十面埋伏》中使用琵琶、中国鼓等作为主奏乐器,并演奏了汉朝李延年所作的《佳人曲》;《卧虎藏龙》中的配乐引自谭盾先生的《丝绸之路》。港台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功夫》中更是引用了如《小刀会》、《闯将令》等六部中国传统器乐合奏曲。早些时候热播的影片《刘老根》中,成功地使用了东北二人转风格的配乐,它细腻地衬托出了人物之间的摩擦、碰撞,与剧中情节紧密联系,丰富了剧情所要传达的内容。

最为成功的例子当属王立平先生为电视剧《红楼梦》所创作的《红楼梦组曲》,这部作品共15首独立乐曲,包括《红楼梦》序曲(合奏)、《紫菱洲歌》、《红豆曲》、《晴雯歌》、《题帕三绝》、《枉凝眉》、《分骨肉》、《叹香菱》等。其中器乐部分五首,声乐部分十首。器乐部分全部由民族乐队演奏,声乐部分又分为独唱、齐唱、混声合唱、朗诵等多种形式。纯正优雅、民族特色浓郁的演奏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乐曲的内涵以及《红楼梦》这部传世名著的无穷魅力。1995年,《红楼梦》的音乐作为套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当年,英国、法国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媒体曾经给予了广泛热情的报道。《红楼梦》电视剧播出之后,全国音乐录音磁带展播,《红楼梦》的音乐录音名列第一,《红楼梦》的主题歌曲《枉凝眉》也曾多次获奖,足见观众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直到今天,《红楼梦》的音乐仍在被各大乐团演奏,并在大陆以及港澳台、新家坡等地区有很多听众,这种典型、质朴的民族风格深受他们的喜爱。事实证明,这样优秀的电影音乐并没有作为效果音乐的点缀成分,而是被音乐大师赋予了丰沛独立的生命。

2、游戏音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游戏软件的开发,游戏中的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游戏中,音乐性很强的乐曲就相当于一部电影的主题曲,能够准确地概括游戏的内容、主题、风格等。伴随着越来越多优秀游戏音乐作品和游戏音乐迷的出现,游戏音乐已不再单纯地被认为是电脑游戏的附属品。和其它风格的游戏音乐一样,民乐在游戏中多以软硬件制作的格式出现,这是由软硬件制作对于乐队录制的优势而决定的。在中国软件公司开发的游戏中,武侠人物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尤其偏好对民族音乐元素运用。从早期的单机版《仙剑奇侠传》、《神雕侠侣》,到近年来出现的《轩辕剑》系列、《剑侠情缘》系列,以及其它许多国内开发的武侠网络游戏。在这类游戏中,民族音乐元素能够有效地帮助完成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发展剧情、升华游戏的主题思想、营造不同的意境,因此民族音乐成了本土游戏制作者非常青睐的风格领域。但它还是有一定的不足:虽然许多游戏音乐都能准确地沿用和表现民族音乐的旋律发展特征,电脑制作强大的功能也让民族声、器乐作品摆脱了技巧、音域、速度、乃至频响的约束,但民族声、器乐的个性又导致电脑制作的手段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描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游戏中听到的民乐和现场演奏的民乐有一些区别,我们会说它“不太像”。这使我想起了因演奏游戏音乐而世界闻名的Eminence交响乐团,它和它所演奏的游戏音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希望中国的游戏音乐能够尽快地达到娱乐性与表演性的结合,让民族器乐与声乐表演者能够演奏演唱中国的游戏音乐。

3、新民乐

从“女子十二乐坊”、“红罂粟”等民乐组合提出了“新民乐”的概念起,社会各界对于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新民乐”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用民族器乐的炫技表演加上流行风格的伴奏音乐”进而再配以“华丽的服饰、火辣的舞姿,炫目的灯光……”这将“新民乐”的定义简单化了。从60年代末期德国音乐家们启迪了“New Age”的雏形开始,这种划时代、新世纪风貌的音乐就逐渐走出了一条多样化的路线。当代中国的许多音乐家也在不断寻求民族音乐与它的结合。民族音乐从民族特有的风格上来讲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但它在频响的宽度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除了低频的不足比较突出,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因素。随着听众审美要求的日益提高,多数的民族乐器无论从自身的演奏技巧还是音域音色来讲,都因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无法继续满足大多数的听众。民族乐器具有很强的个性,这是它的长处。但由此带来的民族乐队整体音响融合性不足又成了它的软肋。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局面下,新民乐的理念把“电声乐队”、“MIDI”、“民族器乐”三者结合在一起,为了使三者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配合,音乐人又赋予它流行的配器手法。一部成功的“新民乐”作品依然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民乐的个性,同时也更加拓宽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2007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将“合奏”的表演形式进一步划分为“传统组合”和“非传统组合”。我认为这是权威人士对新民乐表演方式的肯定。当然,新民乐的表演方式确实存在包装、炫技、表演过多,技术含量偏低,艺术水平不够的现象,音乐内涵方面的创新也没能完全地表现出来,希望新民乐能够更多地侧重于提高艺术含量和技术含量,除去过多的外在包装,用音乐的内涵来震撼观众的心灵。

4、音乐电视

民歌音乐电视、民族器乐音乐电视不同于电视电影中的背景音乐。音乐电视并不注重塑造人物的性格,也没有戏剧中常见的矛盾结构,而是注重对音乐意境的渲染、抒发情感。它用电视画面创造出写意的空间,用旋律交织出流动的时间,两者相互配合,同步发展。在创意的指引下,透过一幅幅带有不同情感导向的画面,观众可以明确地体会到某种情感的冲击力。音乐电视的出现使民族音乐作品从难以被大众理解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许多优秀的作品通过音乐电视的形式被大家认知。音乐电视通常会在创意上对作品进行概括,并创造艺术表现的空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部作品中,广阔的沙海中热浪涌动、白色银须的老者、奇特造型的古城、行走在火焰山下的骆驼,这些抽象的画面共同组成的情绪空间激发了观者对这首歌曲的丰富联想与深刻理解。从色彩的角度出发,画面始终以暖色调贯穿,营造出了一种祥和而又幸福的氛围,表现出了主人公阿娜尔汗和克里木纯真的爱情。在后期的制作环节上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又使影片达到了比实际拍摄更好的效果。音乐赋予了画面丰富的想象空间,画面又使音乐具有了视觉上的生命力,两者紧密结合。

娱乐性对于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局部的涉及。以上四个方面只是选取了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几个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民乐从更为风行的娱乐化内容着手去影响大众文化生活的传播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三、对民族音乐娱乐化现象的思考

纵观中国的民族音乐娱乐化现象,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问题。市场经济中的民族音乐从它的民族文化性来讲,很难完全具备严肃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的地域性特征也不明显。如果从作曲技法的角度去衡量,娱乐音乐的简化与自由缺乏专业音乐中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它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是通过大众娱乐与享受的目的来实现的。一些娱乐化的民族音乐因自身并不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民族传统而遭到人们的排斥。不过这些并不会构成否定它的理由。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要求它对自身的构成进行新旧的更替,对内在的元素进行取舍的过程。民族音乐也应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呈现独特的风格韵味。历史上多次对乐器的改革,演奏技法的创新,以及对乐谱的整理、移植、改编甚至重新创作都说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前进。当然,娱乐化的手段也不应对民族音乐的形态风貌构成威胁,否则它将成为变异中国音乐文化,否定中国民族传统的罪人。世界民族音乐的大家庭需要一个具有独立品质、独特风格的中国音乐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求民族音乐艺术正确地引导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形式,用积极健康的手法去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面对机遇,中国的民族音乐人一定要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要对那些粗制滥造、低级趣味的加工和包装行为进行抵制和批判。民族音乐的娱乐性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文化发展中一个积极的新生事物,对待它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使之成为代表民族文化娱乐产业的一面大旗。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民乐器乐民族音乐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