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浅埋滑坡地段施工浅析

2009-06-10宁双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8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

摘要:隧道浅埋滑坡地段施工方案的确定,提出采用隧道内部径向注浆,加强支护,同时加强辅助措施的方案。

关键词:隧道浅埋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径向注浆;支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58-02

一、工程概况

云南蒙新高速公路湾田4号隧道位于云南省蒙自县红河峡谷北岸山区。隧道采用左、右幅分离的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有效净宽为9.75m,有效净高5m,右线全长为850 m,左线为953m,洞身段最大埋深约148.57 m。

进洞施工期间,洞口、明洞地段以亚粘土为主,土体松散,自稳能力极差,为此,我方将边坡开挖坡度调整至1:1.5,在掘进至K42+400时,洞右侧边坡出现滑移,滑坡体边缘地表开裂,裂缝深8~9米,影响隧道正线范围越40米,此段范围内隧道埋深5~15米,威胁隧道结构安全,因此,保证既有结构,穿越此段已出现滑坡的浅埋地

段,施工前必须要对既有结构加固处理,还要制定严密的掘进支护方案。

二、处理方案比较

针对隧道工程此种浅埋滑坡地段,处理的实例较多。一般洞口段处理方式常采用加长明洞;设置锚索、抗滑桩等方案,针对本工程特点, 提出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滑坡体段隧道仰拱下斜向设置预应力锚索,隧道施工按正常设计进行。

方案二:对该浅埋段开挖路堑, 滑坡体侧施做抗滑桩。

方案三:进行隧道内部径向注浆,加强一次支护与二次衬砌,同时加强辅助措施。

各方案比较见表1:

综合考虑上述各方案的优缺点, 结合相关类似工程的处理措施以及本工程的特点, 最终采用方案三。

三、加强辅助措施及一次支护与二次衬砌,洞内径向注浆方案设计

(一)辅助措施(超前支护)设计

考虑到此段围岩松散破碎,仅仅采用喷射混凝土等一般人工支护方法不能保证坑道稳定时,还需要采取辅助措施如超前钢管等超前支护,结合本隧道此段浅埋地形,如果超前支护强度不足,则很容易出现塌方、冒顶。所以为提高围岩自稳能力,保证施工能够稳中求快,确定在K42+ 400+260段长140米加强超前支护,横向支护范围1520cm,采用6米长Ф42×4mm钢花管,每隔8榀钢支撑(4.8米)安设78根,40×40cm梅花型布置,考虑双排布置密度较大故第一排(下层)辐射角7。,水平搭接116cm,第一排(上层)辐射角15。,水平搭接100c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0.5:1~1:1,注浆压力为0.6~1MPa。

(二)初期支护(一次支护)设计

隧开挖后加强支护结构即初期支护的同时,加强锚杆锚固作用,并径向注浆以减小围岩施加的荷载、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才是关键所在。同时,采用合理开挖方法,减小开挖时对承载围岩的扰动,提高施工质量,将施工方法与支护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拟采用下述初期支护参数:钢支撑采用I20b型工字钢,间距60cm,每榀由A、B、C、D四种单元共10件组成,各单元工字钢、连接板焊接成型,单元间以螺栓连接牢固,纵向插入连接钢筋连接,钢架应在初喷4cm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成再喷混凝土至27cm,钢架与初喷混凝土之间尽量贴紧,才可使钢支撑充分起到支撑作用,在喷射混凝土中设置φ8双层钢筋网片,网眼间距15×15cm,开挖后初喷2cm混凝土时设置第一层,并与锚杆焊接牢固,第二层设置于钢支撑内面,与锚杆、钢支撑焊接。

径向设置6米长φ25中空注浆锚杆,与4.5米长Ф42×4mm钢花管按80×80cm梅花型布置,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液,水灰比0.5:1~1:1,注浆压力0.6~1MPa。

同时在开挖时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原则,保留核心土,控制平均超挖在10cm以内,及时初喷封闭掌子面,减少围岩裸露时间,各工序间衔接紧密,从而加快进尺循环速度。

(三)二次衬砌设计

二衬不仅要及时浇筑,而且要紧跟掌子面。即开挖进尺够一模,立即浇筑一模。这样二次衬砌就要承受一部分荷载,所以及时浇筑二衬,对坑道的尽快稳定作用明显。

本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厚度60cm,环向钢筋N1(N2)Ф22@20cm,双层布设,纵向钢筋N3Ф18@30cm,亦双层布设;衬砌结构内外保护层各为6cm,双层钢筋网间设置N4φ8@30cm箍筋,混凝土采用25#防水混凝土,防水等级S8。

四、监控量测分析

为了了解处理后隧道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评价浅埋段处理的效果,在施工期对K42+410 隧道断面进行了监控量测;监测数据表明洞周位移收敛量较小,隧道侧墙水平累积位移值在10.893mm 左右,平均每天位移收敛值为0.7262mm;拱顶累积位移值在5.624mm 左右,平均每天位移收敛值在0.3749mm左右,基本上可认为隧道围岩趋于稳定。

五、结论

隧道浅埋滑坡地段问题受地形、地质以及施工等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对于穿越碎石亚粘土、亚粘土,碎石状松散结构的II类围岩,处理起来有相当难度。实践证明,采用隧道内部径向注浆,加强支护,同时加强辅助措施的方案,对此段加强超前辅助措施,稳定掌子面,加大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支护参数,从而防止了隧道开挖时冒顶、坍塌,提高施工安全保证系数。所以此方案是一种高效、快速、稳定、安全的施工措施。

作者简介:宁双全(1972-),男,吉林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
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回填土质施工技术
光面爆破在隧道施工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