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对上海投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009-06-10靳蕾
靳 蕾
摘要: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从1988年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虽然两国地域相邻、历史和文化相似,但在投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韩国企业自身的,有中国政府方面的,有文化方面的,有经营方面的,也有语言方面的,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韩国企业;投资问题;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86-03
一、韩国企业对中国和上海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韩国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劳资纷争多,和劳动者的关系紧张。引起劳资纷争的主要原因为工资(31.2%)、文化摩擦(18.1%)与福利问题(12.5%)等。
图1
韩企最初对中国投资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所以韩企里普通工人的工资并不高,相当于韩国工人十分之一的工资,即使是韩企里的管理层,同等职位的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工资也有天壤之别,另外文化的不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虽然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相似,但不同的地域和风土人情还是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产生出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观,这就势必会产生摩擦,还有福利问题,虽然我国在2008年颁布实施了新《劳动合同法》,但由于执行力度等问题,在韩企工作的少数持有上海户口的中国员工可以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四险一金以外,大多数的中国员工还是享受不到此福利。再次,韩企里离职率较高,工作时间长也是劳资纷争多的原因之一。
2.韩企的人员结构问题。在华韩企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员结构问题是普通职员为中国人,中层管理人员以上为韩国人。由于很多韩资企业都是世代沿袭下来的,因此很多公司采用家族管理模式,所以韩企更多是从韩国派管理者,但员工本土化是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一个趋势,韩资企业也不例外。
韩企人员结构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女性和应届生岗位少, 相对于欧美和中国其他企业来说,女性岗位在韩企明显要少,管理、技术、销售类的人才往往招男不招女,而女性能参与竞争的岗位只限于文秘、翻译等文职类工作。这与韩国文化息息相关,韩国人受到儒教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反映在家庭里,对韩国整个社会也起着深远的影响,不过这种现象在慢慢改变,这也是韩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韩企在经营上遇到的困难。韩企在经营当中,最大难题是招聘和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招聘到熟练的工人,难以招聘到专业人才与技术人才,人才流动大,离职率高,在薪金管理上,过多的社会保险费、较高的工资上升率和同类企业间工资竞争使韩企遇到困难,其次生产成本上升、销售贷款回收难、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难等问题也成为韩企经营上的难点。
4.人事管理上的困难。由于两国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同,韩企在管理中国员工时经常遇到以下几种困难:中国员工的责任意识不足,工作态度安逸,不够热爱公司等。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权利与义务观念薄弱,习惯于依附别人,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而韩国崇尚儒教思想,很多韩企都是家族管理模式,所以他们要求员工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勉的劳动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热爱公司和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大多数韩企还是认为中国员工的生产能力高于或近似于韩国员工。
5.很多韩企担心技术被中国企业赶超,研究开发地点的问题。在华韩国企业多从韩国母公司引进技术,也有通过本地合作、第三国引进等其他途经引进技术的还,还有中国本地研究开发的,对于“转移到中国的技术会提高中国同类企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有可能打击到韩国企业”这一问题,有很多韩企认为这种可能性大,只有少数韩企认为子公司在中国同类企业间会继续保持竞争力,大多数韩企认为中国已经超在了前面或“三年内会持平”。正因为如此韩企将多数研究开发在韩国进行,而只是将生产产品和简单的研究开发放在中国。
6.语言上的问题。由于两国语言上的问题,很多韩企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商业惯例等知之甚少,对中国国家政策、经济政策、外资政策等了解不够,各方面的信息不足,就是在工作中也有很多因为语言不同或传达错误而带来巨大损失。
(二)中国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投资前审核不够,投资中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管理力度不够,非正常撤资时应对措施不够。韩企对中国的投资最初是利用中国的廉价生产资料和看好中国的潜在大市场,因此最初的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中国政府方面最开始引进外资时求成心切,不论规模大小、不论行业、不论发展前景,导致现在很多外资企业在破坏我国的森林、土地和各种能源,污染我国的环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制造一次性用品的外资企业,现在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新的法律法规,但宣传上缺乏力度,许多包括韩企在内的外资企业都缺乏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认识。这导致韩企一窝蜂的对我国投资,也一窝蜂的对我国撤资,这当中绝大多数是加工型的小企业。
2.机构办事效率低、公务员态度恶劣。许多涉外机构办事效率低下,追问原因时又常常东问西答,新法律法规的出台要外企向政府询问,并且各部门的解释还各有不同,因为语言障碍和专业术语多,对法律法规的传达也不够准确,进口原材料通关时手续复杂、耗费时间长,经常影响正常生产,并且公务员态度恶劣。
3.劳动市场的流动性低下。中国的劳动市场因为户口制度和档案制度而严重制约着其流动性,以上海为例,这里一直是用人差别化,即分为上海户口和非上海户口两种,持有上海户口的人要比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容易找工作,容易晋升,容易加薪,而没有上海户口的人不能享受四险一金,只有综合保险,这势必将影响到公平竞争和人才的稳定,对劳动市场的流动非常不利。
4.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小,投资前相关国家政策解释不透彻、不全面。各省的招商引资宣传做的不够,许多想投资的外商都因为没有掌握全面的资料而观望,他们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可靠的途径来了解情况。投资前,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解释清楚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以免产生盲目投资,带来更大损失,应该让投资人彻底全面的了解在中国投资的风险,估算未来的收益或损失,做到心中有数。
二、解决方案
(一)对韩企问题的解决方案
1.坚持贯彻执行新劳动法。针对韩企引起劳资纷争的主要原因,工资、社会福利问题和工作时间问题,应当坚持贯彻执行新劳动法,保障中国员工的利益,加快韩企对中国投资的转型;而解决两国员工间的文化摩擦,则需要两国员工的互相理解和宽容,加深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比如:组织互相学习中韩两国的文化,组织中国员工去韩国短期旅游或培训,中国员工请韩国员工到家里做客,或通过庆典或聚餐等形式,加强中国员工和韩国员工的接触等来增强相互的了解。
2.韩企应当大胆启用中国人才,将研究开发地点转移到中国。中国人才和韩国人才具有相当的实力,有时甚至更高些,而很多韩企担心技术被中国企业赶超,所以不敢启用中国人才,而恰恰相反,中国人才的平均工资远少于韩国同类人才,并且将研究开发地点转移至中国,实现研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制造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韩企应该提高中国人才的待遇,留住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拔掉韩企用人的玻璃瓶颈。
3.加强人才的管理。公司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人才找不到发挥才能的公司,这是现阶段我国人才管理机制不成熟的表现,应该加强全国范围内人才的流动和管理,做到物尽其用,而另一方面,随着外资投资的不断增多,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工种,这需要有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政府应当出资或设立学院或将项目委托给学院培养各方面技术人才,这将解决一大批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工返乡没有土地、没有工作的问题。
4.改变中国员工不爱岗敬业的缺点。中国员工的惰性是几千年来历史遗留下的产物,这会随着中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改变,现在能做的是:(1)岗位责任到人,制定分明的奖惩制度;(2)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设立各种奖金,奖励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的人;(3)多组织集体活动,增强中国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争做公司的主人。
5.减少语言和文化带来的障碍。在中国工作的韩国人在语言上是一大问题,政府可培养一批会韩国语的对外汉语教师,针对这样的韩国企业进行免费或有酬职场汉语培训,即可让外国朋友尽快熟悉环境也可使他们了解和尊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韩国企业工作的中国人语言上也是一大难题,虽然有一部分韩国人是可以用英文沟通,但大多数韩国人和中国人的英语还是不能过关,政府可以针对这样的韩企进行韩语教育,请韩国语老师到现场讲解日常韩语,以便在工作时做简单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同事关系,增加团结,提高凝聚力,还能创造出和谐的企业氛围,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尊重。
(二)对中国政府问题的解决方案
1.投资前加强审核,投资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管理力度,非正常撤资时加强应对措施。中国政府应该:(1)加强对我国投资的外商的审核,从规模、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考虑;(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以将法律法规翻译成外语,做专门网站以便查询;(3)加强对外企非正常撤资的监管工作,制定相关法律,追缴清算。
2.提高机构办事效率,公务员保持良好形象。中国政府应该:(1)培养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能高高凌驾于人民之上;(2)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公务员的责任心和国家使命感,因为他们代表国家和各国打交道,他们的形象就是中国人民的形象;(3)增加各种语种翻译的岗位,以便进行有效率的交谈和语义的传达。
3.提高劳动市场的流动性。中国政府应该:逐渐取消户口制度,实现实名制,银行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等,一切采取实名制,并将公民的日常行为与个人信誉度进行挂钩,信誉不良者将不能向银行贷款,部分或全部限制其权利。
4.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度,投资前透彻、全面的解释国家相关政策。当地政府应该:(1)加强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做好各方面资料的收集,召开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博览会,积极主动寻找联系投资商;(2)投资前准确的、全面的解释清楚现行的中国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为将来投资打下良好基础;(3)引进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懂礼仪、懂公关的优秀人员。
三、结论
韩企对中国和上海的投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韩企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在投资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中国政府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通过前车之鉴可以预防,有些问题可以采取措施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沉淀才能消除。无论怎样,这需要问题双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韩奎.韩国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决定要素分析[J].贸易学会志,30(3).
[2]南富吉.对韩国制造业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存在时间的决定要因的研究[J].
[3]崔国镇.韩企对中国投资的问题和应对方案[J].
[4]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统计数据库www.koreaexim.go.kr.
[5]中国投资指南http://www.fdi.gov.cn/main/index.htm.
[6]中国商务部外资统计资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
作者简介:靳蕾(1978-),女,上海人,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商贸韩国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