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运:国企高管薪酬中的道德责任
2009-06-10
古今中外,凡雇主与雇员一起共事,且做事中有了人力方面的投入,报酬这件事就免不了被人关心、被人提及,乃至被人索求。关于报酬,前后左右说法不一,有叫工资的,有叫薪水的,有叫俸禄的,有叫酬劳的,有叫银饷的,有叫犒劳的,有叫赏赐的,也有一帮子现代管理学家嘴里常常说起叫薪酬的。
在现代经济学中,老板通常被人称为创业者、风险的承担者,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往往不再是厂房和设备,而是他们废寝忘食发明的专利,呕心沥血打造的渠道。他想给员工多少钱,想付给他们多少薪酬,一根据客观的市场定,二根据自己主观的评价给,这其中的道德与公允,双方不闹得抄家伙或上法院,旁人无可多议。只要一开始周瑜和黄盖把火烧赤壁之后如何分红的情节说细了,之中与之后谁抡板谁挨打就是契约与市场之间的事儿了。都说,老板有时候有错,但市场通常都是对的。
说到眼下中国和美国研究高管的薪酬,问题就变得有点复杂了。美国那边,从商业银行老大花旗(Citicorp)、财命保险老大美国国际集团(AIG),一直到也许还有50多天寿命的汽车制造业老大通用汽车公司(GM),一旦政府按着脑袋帮着企业排座次的话,就意味着美国那些超级大型企业已经被国有化或者说社会主义化了。由此,薪酬问题将变得异常复杂,政府可以和资方玩硬的,但真碰到那些软硬不吃的工会,手中的砝码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一般企业里,人力资源部研究薪酬,依据是一堆形而上的系数与公式;财务部门发放薪酬,依据的是员工的账号和老板的签字;而老板确定薪酬,依据的通常是他对受薪者的判断与印象以及员工的功绩与过失。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民企的游戏规则显然是无法拿到国企里来玩的,关键是必须首先确定谁是国企的老板。
从道理上讲,是政府。可政府依据的薪酬标准是什么呢?公司的利润?社会的就业?还是企业的品牌及社会评价?问题再往前进一步,政府的老板又是谁?过去说是天,政府的一把手叫天子,天和天子间有个约定叫天道,天子无道后,自有天来定夺是改朝还是换代。在当今社会中,天被杨利伟之流游耍了几圈之后,发现那里除了太空碎片就是宇宙垃圾,全没有一个管理人间政府的权力所在。按共和制度来讲,所有政府的老板应该是那些纳税人,是他们用自己的税赋豢养了那些被称为公仆的人们。可那些纳税人能够决定那些国企老板的薪酬吗?显然不能。
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所谓的薪酬通常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出工的钱,即工资;一个是出活的钱,叫奖金;再一个是出激励的钱,叫期权。按理说,办企业做买卖,一切应以法律为本、以契约为重,但这个世界上除了法律和契约之外,好像还有道德,有舆论,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与怨恨隐约其中。而道德与薪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研究了一圈,华盛顿白宫里的那个黑人总统说不清楚,好像北京安贞里的国资委的领导也没能说清楚。 但是,说不清楚并不等于没有关系,如果高管一味贪婪而忘却肩负的基本的道德责任的话,恐怕就免不了要遭人唾骂。
最近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高管限薪令后,有报道说浦发银行的部分高管将面临退薪的尴尬,若非过于贪婪,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