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加蓬别样“绿黄蓝”

2009-06-10

环球时报 2009-06-10
关键词:加蓬木材

王 勤

4年前我远赴非洲加蓬工作,一下飞机,最先看到的就是由绿、黄、蓝三色组成的加蓬国旗。据当地人说,这3种颜色都有寓意:绿色象征丰富的森林资源;黄色象征赤道阳光;蓝色则代表海洋。果然,在加蓬的日子里,时时能感受到这3种颜色的魅力。

有“绿金之国”的美誉

出发之前就听人说,加蓬是个美丽的国度,因为森林覆盖率达到80%而获得“绿金之国”的美誉。飞机开始下降时,我头倚舷窗,透过云隙向下张望,第一印象就是“绿”。繁密的森林葱葱茏茏,呈深绿色;广袤的草原铺青叠翠呈淡绿色,色调深浅相间,似一块块巧夺天工的碧毡绿毯,整座城市都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中。

加蓬的木材使用率之高可谓世界之最。当地住房大都是木质结构,政府大楼连外装修都是用五颜六色的木材拼装的。在加蓬,到处都能看见拉木头的大型卡车穿梭往来。木材厂和家具厂一家连着一家。在加蓬海滨还有个怪现象,就是常能看到沙滩上横七竖八躺着一根根粗大的珍稀木材,已经被水泡得变了颜色。这些出口用的好木头怎么会成了弃物呢?据加蓬人说,它们都是在港口装运时掉进海里的,工人懒得去捞,任其漂到岸边,当地人早已司空见惯。如此奢侈之举,看来加蓬人真是不缺好木材啊。

仔细看加蓬的国徽,会发现上面绘有一种“奥古梅”树的图案,这正是加蓬之“绿”的最好体现。这种木材纹路清晰、气味芳香,做出的家具豪华气派。常有重三四十吨、长二三十米的奥古梅木被运往世界各地。据说,上世纪60年代中国重建天安门时,所需的60多根直径1.2米的巨型柱子,大部分就来自加蓬。为了提高“奥古梅”木的名气,加蓬一家五星级酒店还被命名为“奥古梅酒店”,店内装修及所有家具都是用奥古梅木制作的。

“在这儿扔块石头都能发芽”

黄色是加蓬的国旗色之一,是阳光的象征。赤道在离加蓬首都利伯维尔100公里处横贯而过,阳光灿烂得一塌糊涂,再加上大西洋带来的充足雨水,连当地人都骄傲地说,“在这里扔块石头都能发芽。”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加蓬人天生懒得种地,该国的耕地面积在非洲几乎是倒数第一。老百姓吃蔬菜、水果全靠进口。150万人口的国家,仅食品进口一项每年就得花2亿美元。这样一来自然抬高了物价。以水果为例,这里的葡萄5000多非郎一公斤,相当于82元人民币一公斤。买棵大白菜也要100块钱人民币。在饭店里点菜,要是点一盘蒜茸白菜那就相当奢侈了,跟我们在国内吃盘白灼虾差不多。因此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买东西都格外谨慎。很多人爱到一个被称作“黑妈”的市场去购物。外国驻加使团的外交官们亦不例外。一到周末,黑妈市场的马路上就排满了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车。由于中国人经常光顾那里,黑妈们都会用简单中国话和我们打招呼。“西瓜,不贵,4000非郎一公斤”、“欢迎下次再来!”。

“加蓬”一词来自海上

加蓬国旗上象征海洋的“蓝”也别具一格。传说“加蓬”一词是由葡萄牙人穿的一种服装演变而来的。大约在15世纪,葡萄牙人在加蓬沿海登陆时,发现加蓬河支流的河口形似葡萄牙水手穿的一种叫“卡邦”的服装,遂称此河口一带为“卡邦”,后演变为国家名称“加蓬”。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大多数黑人民族都不善水,而加蓬人则不同。他们的国土大多被森林和湿地覆盖,因此陆路交通很不发达,90%的进出口依靠海运,这使得加蓬人很早就学会了亲水。首都利伯维尔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白沙细浪的大西洋海岸,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

加蓬人酷爱吃鱼,在当地吃海鲜往往要比吃蔬菜还便宜。在利伯维尔餐馆里就餐,送给客人的菜单基本上以海鲜为主。在加蓬,外国船只捕鱼要到6海里之外才行,近海的鱼留给了本国渔民捕捞。但本国渔民捕鱼用的都是独木舟,据说有1500多艘,虽然捕鱼能力差,但大鱼好鱼基本都在近海,这就给钓鱼发烧友留下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中资机构和使馆有不少钓鱼高手经常提着四五公斤重的大鱼回来炫耀。▲

猜你喜欢

加蓬木材
数字说
China
盖房子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温州人后裔角逐加蓬总统
感受加蓬的绿、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