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2009-06-10王针桂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课文文本

王针桂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能概括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特定性和模糊性,是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难免为各类因素所影响,诸如各类教辅用书的“明确指导”,在对文本的讲解过程中束缚于某种定式。追求“解答”的统一性、规范性。于是经过教师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解之后,学生兴趣全无,原先本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成了机械地摘录、背诵课堂笔记的简单流程。这样的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和阅读的信心,审美品位、欣赏水平甚至基本的阅读能力都难于提高。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存在,思考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你的“答案”是否是学生所认同的、愿意接受的,是如何让学生认同并且接收的。基于此,我认为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纽带和支撑点,把问题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与学生公平地对话。并且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真正达到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准备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化课文,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1)散文是反映“自我”的镜子,郁达夫在文中是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2)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3)作者在文中所谓的“悲凉”应如何理解,为什么文中秋景都带有如此浓重的“清、静、悲凉”特点。前二者作为课堂学习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核心,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方式;第三题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郁达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引子。

[课堂再现]

师:美学家曾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无疑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是散文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重要依托,而《敌都的秋》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你读本文的第一感受是怎么样的,你觉得都达夫在文中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呢?(板书:自我;师范读,学生感知全文。)

生:我觉得应该是细腻的自我。如作者对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的描写,只有细腻的自我,用心细腻地体会,然后细腻地抒写,才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生:是敏感的。依据也是课文的第四段,我觉得只有作者感受到,他才能写出来。

生:作者很“悲”。如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就感到北国的秋“来得悲凉”,作者自己就感觉很悲凉啊。(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该生的观点)

生:我不能同意。如果作者感到“悲”,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去饱尝故都的秋呢?

生:我也不同意,我倒感觉作者对故都的秋是非常依恋的,以至于“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去享受。

生:我觉得有些“悲”。文段中写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适合的”,而且在写到秋雨时。作者所写到“青衣”、一二个“闲人”、“桥头”看上去就很悲凉呀。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否相似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聘,小桥流水人家”?

生:好像是。(周围有学生反对,但都无法言之成理。)

师:那我们不妨把课文的这几处读一读。

范读第一段及课文秋雨部分。突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然后,就这几处稍作改动,“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天可真凉”,“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味其中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回顾骆宾王的《咏蝉》与课文第五段进行对比。

生:多几个感叹词似乎就有多了几分闲情,感觉作者柔情脉脉,非常细腻、闲适。

生:看来相同的景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多少会有不同。郁达夫的“桥头树底的闲人”写要表现的更应该是北京人的闲情,而蝉声要道出的是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师:由此,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的色彩,看看这些色彩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故都秋色?

生:“碧绿的天空”、槐树地下缕缕的阳光、牵牛花的蓝、白色就色彩而言都属于冷色,但应该偏中性,不能归入绝对的冷色,而且前二者本来就是秋天的颜色,而作者对于牵牛花颜色的蓝、白二色偏好也很接近于秋的颜色,说明作者喜好的是敌都之秋的“清”和“静”。(教室安静)

师:很好。从大家的沉默中,我感受到是大家对他的认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文眼旬。

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郁达夫在文中所展现的“秋花”、“秋树”、“秋声”、“秋雨”、“秋果”其实是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作者如此细腻、敏感的体会和描写,甚至不能称其为“景物”,那么课文的秩韵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静,但有人言语“不能改”)

众生:“故都”和“北平”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体现出的是“故”。

师:那么,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北京是古城,不同于苏州上海杭州,也不同于厦门香港广州,生活不是混混沌沌的,是闲适的,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蓝天,听驯鸽飞声的惬意。

生:作者文中所写的“秋花”之类的,其中还带有很浓的人情味,如民居、扫帚的扫痕、闲人处处都充满生活气息,而且这一份心情似乎是别处没有的。

生:故都,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之中,因为别处没有的不是芦花而是陶然亭。虽然将这些一笔带过,但引起的思古幽情是难免的。当然历史的悠远、深沉也不仅仅积淀在名胜上,毕竟连北京的胡同都都有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嘛。

众生:对啊。

生:“故”当然包含“古”、“旧”的意思。北京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但在近代曲风风雨雨中,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颓败,这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写照……

生:故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眷恋。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文中的故都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书写,更着重于生活情景中流露出的对故都人文情调的眷恋。

[教后反思]

1对问题设计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这些角度可以是文本的矛盾处,可以是文本的反常处,也可以是文本的强调处,还可以是比喻与概念处。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能从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对于现当代散文而言,展现“自

我”、张扬“个性”。抒写出作者的真性情,这些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却是最难讲解的,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注重对文本所描写对象、文本语言进行分析,以此带动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这样当然能对学生的理解文本、积累语言知识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却可能使学生忽视对作者、对文本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一开始,我提出了“文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以一个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心中快速地勾勒出作者的形象。在随后围绕一个“自我”的讨论中,学生在谈心中的作者形象时,不仅谈对作者的理解,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表现“自我”的,即文本“情景”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使学生深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多层次、多角度地谈出自己的理解。而在讨论后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时,则能促成学生对文本展开进一步的解读,领悟其中“情境”的“清、静、悲凉”的特色,而这对于理解作者情感亦起到了帮助。

2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其自身的感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本身会问、善问,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学生为创设整体阅读的氛围,引导其明确学习要点,质疑问难之外,学生从自身角度对文本展开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能以自己和学生都适应的方式展开,不墨守陈规,不易为外界因素所束缚,更容易开放地对待文本,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以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在关键处重锤敲击,制造矛盾,引起争议。在争论当中,发现疑点,引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和深入揣摸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的自我领悟能力。

3问题教学的效果及本课教学不足的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真的有些出乎意料,虽然有过几次的“静默”,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的,这样“静化”了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喧哗。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能畅所欲言,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展开了阅读作品、解读作品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一种喜悦完成本文的学习的,并在课后也对郁达夫作品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部达夫作品热”。同时学生能渐渐学会了自己找解读文本突破口,这在之后篇目的自读学习课程中得到了体现。

当然,在完成课文课堂教学之后,仍有学生抱怨说很不习惯,因为“笔记太少了,怕以后忘了”。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1)课堂教学是围绕几个问题展开的,节奏相对以往加快,可能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所一下子难于接受,课堂教学仍需要顾忌基础差的后进学生;(2)学生的学法仍需要进行指导,特别是自主学习和笔记摘录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养成课后回顾、整理笔记,自己写旁批的习惯。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