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2009-06-10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陈奂生夏瑜革命者

蒋 焰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善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陈奂生)。时间(今日)和事件(上城)。但细究“悠悠”一词,内涵极为丰富,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①“悠悠”是心理描写,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②“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陈奂生不急于赶路,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③用语诙谐,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则效果不同。

二、发被性诱导。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可打破定式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①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②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感到“羞愧”。③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连母亲都不理解,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则可达到退中隶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学生不易理解,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①联系课文看,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②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③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④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希望)。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可作如下提问:①结合课文,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②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为偿还债务,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陈奂生夏瑜革命者
从文学到舞台,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转变
——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政治、经济及大众娱乐三重视角下的夏瑜之死及其思想意义
场面虽小,亦有乾坤
——作为教学资源的《药》中的场面描写管窥
陈奂生与当下农民精神之比较
代孕“引喜”惹祸,女董事离奇死亡黑手是谁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