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戏曲的发展与改革

2009-06-10李惠仪

艺海 2009年5期
关键词:粤剧曲艺戏曲

李惠仪

作为中国多元文化中的一枝,戏曲走过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弹唱、滑稽表演都含有戏曲艺术的因素;到了唐代,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随着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城市周边一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随着一些曲种在各地域的流行与融汇,并结合地方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逐渐演变为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曲种,流行至今。建国后,人们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曲艺”,并进入到剧场进行表演。

戏曲大约共有400多个品种,各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其特点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以叙事抒情,生动活泼、洗练的特点,易于上口。戏曲是诉诸人们听觉、视觉的艺术,也就是说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打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另外,戏曲演员必须具备有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表演功和高超的模仿能力,才能对人物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惟妙惟肖,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欣赏。

为了提高戏曲的竞争力,从上世纪20年代起,戏曲就着手有步骤地进行革新,经过不懈努力、抢救和整理已上演的剧目的同时,并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原创剧目,思想和艺术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不可否定的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地方戏在审美意识、表现形式、剧情结构等方面与今天人们的欣赏习惯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距离,与此同时,各种途径、各种机会为人们带来接触更多艺术形式和更多文化生活的可能,地方戏不再是老百姓娱乐的唯一。传统戏曲不能给人们带来文化需求上的更多选择,与现今大多数戏剧曲艺团体一样,一面品尝着竞争带来的滋味,一面对接着转机的痛楚。

以鹤山粤剧团为例,60年代初,由高鹤县南国剧团著名演员周郎改编并主演的大型古装粤剧《白虎山前杜鹃泪》,在珠江三角洲可谓轰动一时,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音乐,抑或是演员台上的表演都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单单是一个戏就可以在一个地方连续演出二十几场,场场爆满。并且出现多个县、市的戏迷前来抢戏箱,极力邀请到贵地演出,红红火火地演出每到一处,都深受各界群众的欢迎。

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粤剧团的一分子,见证了粤剧从兴盛到衰退的过程。粤剧团主要由著名粤剧演员、现国家一级演员彭炽权担纲。高鹤县粤剧团可谓人才济济,由彭炽权领衔主演的大型古装粤剧《凤烛烧残泪未干》可谓红透珠三角以至省、港、澳各地,可以说是“皇帝女不忧嫁”,前来邀请去演出的戏迷,简直可以说是应接不暇。每到一个地方最起码都要演上1个月的时间,方可令戏迷过足戏瘾。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观看粤剧才是他们的精神食粮,粤剧才是他们最喜爱最开心的娱乐盛事。由于喜爱粤剧的人群越来越多,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涨,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发展,剧团最后由1个团的200多人分拆成两个剧团和1个演出小分队,分头到各地县市、村寨、厂企演出,所到之处深受当地的大批戏迷欢迎。有时戏迷为看一场粤剧,要提早几个钟头霸位,目的是找一个最理想的位子与台上的某演员有近距离接触。剧团在戏剧最顶盛的时期培养了大批的青年粤剧演员,现均在各自的剧团里担纲或独当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席卷神州大地,粤剧面临港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而高鹤粤剧团由于紧守粤剧的“传统”,适应不了群众日渐趋向的“快餐文化”,盛极一时的高鹤粤剧团在改革开放后无奈解散。

戏剧、曲艺的日渐衰落已是众所周知。虽然戏曲在粤语流行地区一直有着广泛的市场,但在当今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戏曲如果不积极进行改革和发展,市场难免会越来越萎缩,所以戏剧、曲艺同仁要一起尽最大努力去做一些探索创新,并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改革来吸引更多的年轻朋友和各阶层的观众。

艺术最基本的功能是供人欣赏,只要是观众喜爱,实现观众的审美需求,受欢迎的艺术作品,都是有艺术生命力的,否则,社会改变了,观众改变了,戏曲不变的艺术就只能成为“活文物”。为了不让有300多年历史的戏曲成为活文物,戏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改,但不能改掉戏曲的特质;既然是戏曲,那戏曲就要保持粤味,要有地域特色,要改到移步不移形。戏剧、曲艺改革的关键是在内容上而不是在形式上,改革的目的而是让观众看懂戏曲、听明白、喜欢戏曲。

戏剧、曲艺不管怎样改都应该在粤剧、戏曲的基础上进行。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传统的粤剧、戏曲去谈改革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了戏曲与岭南文化,自它诞生时就与其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粤剧、戏曲承传着岭南文化的诸多民族民风民俗,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所有的戏剧、曲艺现象和行为都必须具有浓郁的岭南古典文化、社交文化、海洋文化、乡土文化、祭祀文化、庆典文化、广场文化、草根文化所特有的特色,并充分显示出戏剧曲艺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固守与传承,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才能在异彩纷呈的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针对目前戏曲界所做的多种多样的形式探索,如戏曲和交响乐的融合以及让大学生走进剧场来欣赏戏曲,芭蕾舞伴舞戏曲等,并在戏剧服装、灯光、音乐、唱腔等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处理得好可以达到一种取长补短的效果,但是一些以改革为标榜的新曲目滥用、生搬硬套流行曲,这样做往往会把戏曲本来的优秀传统以及戏曲的音乐元素丢掉了,创新改革的部分也弄得不伦不类。这样的改革是很不到位的,如南音的轻重之分是很有粤味的,但如果像唱流行歌一样就太平了,而且失去了南音原有的音乐特色。另外,如果把戏曲改革成唱戏曲好像唱歌一样,那倒不如直接唱歌罢了。戏曲演变成纯歌舞化是一个误区。其实,越是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既然是戏曲,就一定要保持特有的粤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变革若离开了事物的本质,那只会是无源之水,无味之水,是不可能长久的;但若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又同样会走向衰亡。我们一定要先保证戏剧曲艺的本质不变,挖掘濒临失传的粤剧、戏曲优秀的传统艺术,只有这样才有了手段和本钱对戏剧曲艺进行合理的变革。

坚持戏曲改革创新,振兴粤剧,培养戏曲后备生力军是振兴粤剧的必由之路。戏曲从来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然就会脱离时代、脱离生活、丧失生命力。各级政府以及文化艺术部门的重视是振兴戏曲的重要保证,各地级市、县的宣传文化部门不妨多兴办扶持粤剧、戏曲的演出活动,多举办青年粤剧、戏曲培训班。剧团演出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学校,千方百计培养观众、吸引观众,多渠道地形成更大的观众网。另外在群众中组织开展粤剧、戏曲宣传活动,以扩大粤剧、戏曲的覆盖面,向年青一代传播粤剧的发展史和基本知识,并利用学校的教育机制选拔学生进行粤剧戏曲培训,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就受到粤剧、戏曲的熏陶,让他们从而成为粤剧观众和粤剧戏曲表演队伍的后备军,如此下去,数年后一定会取得成效。

为适应现代观众的文化娱乐需要,要创作一些健康有益、娱乐性强的通俗剧目,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生活作全方位的观察审视:创作出戏剧品位多层次、高雅而且通俗的作品。当今粤剧、戏曲的出路在何?出路就在于继承和发扬粤剧善于应变的优良传统,从而精心地塑造出新时代观众所喜爱的粤剧、戏曲新形象。

粤剧、曲艺承载着岭南祖先的喜、怒、哀、乐,曾经跨村连寨,渔樵同乐,曾经承载着世世代代的道义标杆和审美选择。一首剧曲,总能让岭南人民生出乡愁,回忆联翩,看到希望。弘扬岭南民族文化,传诵千古佳音,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粤剧曲艺戏曲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SINGING THE CHANGES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