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统音乐现代表现的
2009-06-10何迪明
何迪明
欧阳觉文老师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国家一级作曲,他不仅是省戏曲音乐界的一位资深老专家,同时还是一位涉猎极为广泛、创作理念颇有新意的多产作曲家,他至今为止为花鼓戏作曲(含与人合作)近百出戏,其中有《沙家浜》、《送货路上》、《喜脉案》、《桃花讯》、《将军谣》、《乡里警察》等。为电视剧、电影作曲36部(152集),其中有《铁牛镇》、《老马与小马》、《溪上有座风雨桥》、《愁眉笑脸》。还有音乐剧《同一个月亮》等。
最近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新排了一个现代戏叫做《作田汉子也风流》,也是欧阳觉文的作曲。我观看了演出,不仅被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地打动,更被他那推陈出新的音乐创作手法所折服,传统的戏曲曲牌滋味犹存却又是那么风情种种充满新韵,给了我许多新的感受。
音乐人都知道要想写好一个剧的音乐,布局是相当重要的。从戏曲的角度来讲一般布局往往有四种形式:
一是综合结构:花鼓戏就有近三百个曲调,人物的唱词只要适合那一个曲牌,就用那个曲牌演唱。如《小姑贤》,这么一个小戏就用了七个半曲牌。
二是一曲到底结构:如《情探》,就是一个西湖调贯穿始终。
三是块状结构:如花鼓戏《三里湾》,每一场都有一个曲调为主,人物之一的范灵芝第五场唱木马调,第六场则唱花石调。每一场的曲调之间都显得十分和谐。
四是条状结构:因花鼓戏是曲牌体,每一个人物用一个符合剧情和个性的曲牌作为主要的旋律演唱,而且是从头到尾贯穿全剧,以前的样榜戏就是这种模式。
欧阳觉文老师在《作田汉子也风流》中的音乐布局相当明晰,就是前面所说的第四种结构形式——条状结构。它的好处是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演唱调子,也就是戏曲中常说的曲牌。这样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之间就有了音乐情绪上的区别,做到了音乐形象鲜明。由他作曲的许多剧、节目大部分都是这种结构形式。早在文革期间移植花鼓戏《沙家浜》,欧阳觉文老师对音乐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成功的。
该剧中的男一号——张一亩,是一位经过改革开放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村基层干部(村主任),戏是围绕他想自己出钱拍农民自己的电视剧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欧阳觉文老师给他用的曲牌是民歌小调中的“采茶调”,这是一个自由随意而又诙谐的曲调,但用于现代农民的唱腔上,它一定要改革。曲作者用了流行的节奏来改变旧曲牌的老过门,唱法上就显得更加自由,句子尽量缩短,不拖沓。而在需要用甩腔的时候尽情地甩,再加上小丑的唱法,一个个性诙谐、干劲十足的村干部跃然台上。在有些场合曲作者还给他用了同是小调类的【喜报三元】,使唱腔更加柔和优美了,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美好心灵。
剧中的另一人物——丛导演,这是一位热爱事业却又生活清贫到略带苦涩的知识分子,他所唱的是【换骨头十字调】,这是经过欧阳觉文改编的曲调。原来的十字调用于劳动小生刘海,曲作者在这里将“3”改成“2”后,情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表现丛导演这个知识分子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有些迂腐的性格。这种曲调是羽调式,但骨干音是商,与洞腔可以自由往来。
剧中的女一号——李菜花用的是花鼓戏中的丝弦小调,很美,与她的心灵美是互相映照的。而村主任的老婆王金花的主要曲调是【嫂子调】,从曲调的反衬上来说,既可以描写她的自私,又可以与其他人物形成性格上的对比。
为了使古典戏曲音乐有现代特征,曲作者在里面用了一些通俗音乐常用的节奏,使这个戏具有了很浓厚的现代味。让它更贴近生活的真实。业内人士都说花鼓戏音乐的改革是成功的,这与欧阳觉文老师大胆而又新颖的作曲手法是分不开的。在这里他首先选择了带流行特点的主题+花鼓的音乐特点+流行的节奏,还经常以萨克斯管加以渲染,很有动感和趣味。许多乐句的结尾,也不是一般的结束,而是流行节奏的结尾。同音进行,这也是流行歌曲的特点之一,他这里也运用了。丛导演在作示范的时候,唱了几句:“我把她紧紧抱在怀里……”这时候他为艺术似颠似狂,全部同音进行的唱,与花鼓戏音乐确实没有相似的地方,但安排在一起,它既是流行的,又突现了此时此地的特殊感情。
将有特点的音乐(无论是唱腔还是背景音乐)在全剧中不断重复。我们知道很多作曲家在写歌的时候,在一首三、四分钟的歌曲里,把一个动机式的主题要重复若干次,就是要人们加深印象,使它易学易唱,而且让它变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例如这个村干部张一亩想学点大干部的派头,在说话中就有“这个——”,在音乐上也就不断重复他的口头禅,对塑造人物的特点很有好处。又如,有现代感的背景音乐也不断重复了,对于描写现代社会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将远关系调,用同音高的主音纠缠在一起。张一亩唱的是【采茶调】,主音是羽(6),C调。王金花唱的是【嫂子调】,主音是徵(5),D调。他们之间要对唱,照理说,这相差一度之间的转调是很难的,但转过来了。在花鼓戏中,这是欧阳觉文的一种创造。这种只差一个音的两个曲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个调的主音都在A上,用过门巧妙地将它转过来,转过去,中间没有太多的转调痕迹,又表现了各自的感情和性格特点。有一种别开洞天的感觉,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创作方法。
老曲套新词,略加改动,显出新面貌。“乡里妹子进城来”,本来是花鼓戏中民歌小调的【阳雀调】,被剧作家写进剧本里,是丛导与李菜花谈恋爱的唱词之一。唱完四句后,李菜花说现在的词要改了,作曲者将原曲调的节奏变成三拍子,加进新词。这一改,三拍子不觉得别扭,且成为时尚了。
湖南的山歌很有特点,这个戏用了四处山歌,开幕、闭幕都用的湖南高腔山歌:“如今的世界真是牛,鸟窝里面打篮球。玩起咯文化新时尚,作田汉子也风流。”用高腔山歌唱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之下,农民富有的精神面貌。农民富裕了,不去打牌赌钱,不去看脱衣舞,他们要拍电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那种高亢的山歌,抒发他们的自豪、自在的情感。李菜花和王金花骂架的时候用的也是山歌,用了丰富的节奏,慢板、散板,慢后渐快,无怪乎戏中的丛导演说:原生态,乡下的堂客们骂架都这么好听,真是难得。这四段唱词在剧本中看起来是比较长的,但由于是用山歌唱出来的,词也写得美,又确有一番原生态的感觉,在表演时一点也不显长了。
花鼓戏是曲牌结构,这个戏运用了丰富的曲牌。本来,一些曲牌中间只有一些小的区别,不懂花鼓戏的人很难分清它们区别之所在。这就给了创作以很大的空间,它可以把几个曲调揉在一起,把每一个曲调的好的部分加以扩展,又好听,又不单调。张一亩唱的【采茶调】,其实加进了其它曲调的旋律,如有【十字调】、【渔鼓调】的音素。王金花的【嫂子调】,也有【四六调】、【放风筝】的旋律。欧阳觉文是在花鼓戏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行家了,他说过:花鼓戏虽然有三百多首曲牌,经过融合提炼,在调式调性上进行研究归类,其实只有三十多首过硬的曲牌。对于他来讲,每一首曲牌都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但他知道仅凭这三十个曲牌要表现那么多剧中各种不同的情绪,塑造神采各异的不同人物形象,特别是要搞喜剧,要真正创作好湖南花鼓戏,只照搬不创新、不与时代相结合是根本不行的。
总之,在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这个新剧目以后,我感到在传统戏曲音乐如何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上欧阳觉文老师又迈进了一大步,难怪有人称他是湖南戏曲音乐改革的领头雁。确实花鼓戏音乐之所以不仅能在戏剧舞台立住足,还能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与欧阳觉文老师坚实的传统功底、敏锐的创作思维和取之不竭的新意分不开的,如果说花鼓戏音乐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话,欧阳觉文老师是功不可没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