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与人

2009-06-10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柏桦侯孝贤海防

杨 键

一个左派诗人的回忆录

柏桦有一段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当代诗歌近30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诗歌自1978年肇始至今有30年了,在这30年的时间里,诗歌风水可谓变动不居而又高潮迭起,先是北京‘今天派以其英雄之姿隆重登场(1978-1985);接着这股气脉被四川接引,很快,川人就以巫气取而代之,并迅速地在中国诗歌版图上形成另一格局(1985-1992);再接下来,诗歌风水又往东移,而后抵达江南这片锦绣明媚的大地。”

在对北岛的所有论述中,柏桦的评价最为精准,他首先讲的是北岛与食指的承接关系,“《回答》一诗出自食指的《相信未来》,但无疑超越了它。《回答》的含义更复杂、更饱满、更坚定、更广大,《相信未来》却更单纯、更个人、更趋向于感动。”

他说北岛的“我不相信”4个字在当时几乎一夜间传遍了中国所有的高校,它几乎不是声音,而是8级地震。柏桦主要分析了北岛的《雨夜》:“它与俄罗斯式的抒情是相通的。《雨夜》寓意了社会主义国家里一个平凡而真诚的人的故事,一个感人而神秘的爱情生活故事,当然也如同帕斯捷尔纳克的《白夜》一诗那样是关乎对抗的故事,这故事如一股可歌可泣的电流无声地振荡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唤醒了他们那沉睡已久的麻木生活。”他说:“‘今天带给我们的神话是罕见的,也是永远的。它通过几个人,一些诗就完成了对一个伟大时代的见证。”

而四川明显是“今天派”之后中国最大、最亡命的实验诗歌基地,四川是青春,是火热,是按捺不住,其中的硕果之一便是柏桦。而读完《左边》全书,我才知道柏桦90年代初期即停止写作的原因:原来是一个左派的计划经济的时代结束了,诗人心中的诗歌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而消失。柏桦曾经是“紧迫的狄兰”,他亲眼目睹了宁静的旧式“鲜宅”变成了热闹的人民公园,他结识了一位骄傲的爱说“老子天下第一”的旧式文人梁宗岱——喝酒第一、体育第一、种菜第一、养猪第一、气力第一、制药第一,还有文章第一、翻译第一……柏桦说:“这是我的天意!我的幸福!”

柏桦因火热、革命的性格而热爱清凉的江南,没有江南,没有南京,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柏桦,他诗里的软弱之美也不可能出现。

另外,柏桦还说到四川的另一硕果:非非主义。他认为:废除古文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出现成熟的现代汉语文本。鲁迅的语言不是完全的现代汉语,沈从文也不是,只有到了《毛泽东选集》才形成真正的现代汉语,这堪称现代汉语的一个里程碑,毛文体统一了新社会的口径,报纸、电影甚至恋爱,都采用这种语法和修辞。如果说“今天”是对毛文体作出的第一次偏离,那么非非则对毛文体作出了第二次偏离。

《左边》一书,既是回忆录,又有学术上的讲究,既是汉风,又有布勒东《娜嘉》式的写法,多种气息融为一炉,构成一部不可多得的对一代人美学历险的准确而又身临其境的现场表达。但新诗30年,也难逃柏桦所引的李煜的两句诗——“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柏桦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09年4月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王家俭著三联书店08年12月

19世纪末,中国海防面临极大危机,李鸿章短短十数年间打造出一支北洋舰队,中国海军俨然成为西太平洋各国海军之首。由于政治与财政等原因,中国海军装备日渐落后于日本,甲午一战,竟遭全军覆没的厄运。作者指出,“朝廷虽一再催办海防,在经费方面却不予以积极支援”,北洋海防的经费一直大打折扣,光绪元年至六年,平均每年85万两,约占42.5%。中法战争后,朝廷明令大整海防,光绪十三、十四年海防经费有所增加,也只达到计划的55.4%。

《侯孝贤电影讲座》

卓伯棠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09年5月

在香港浸会大学的第一场讲座,第一句话,侯孝贤就说,电影不是用来讲的,是要去拍的,但是这回侯孝贤破了例,讲了很多。“他们都说我的电影结局非常悲伤,我说是苍凉。苍凉有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你们有没有看过《迈阿密风云》里面角色的背景种种,那个导演真是太不负责任了。因为这对巩俐来说是很难的,巩俐的成长背景里面没有那种……”

《中国新闻舆论史》

林语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08年12月

本书是林语堂对于漫长的中国舆论史的一次回顾,“重温其正气浩然和卑贱自污的时刻”。有关近代报业,占去一半篇幅。林语堂指出了当时一些弊端,“中国的作家不愿为一篇特写文章而东奔西跑搜集材料。他们从不用‘脚写作”,媒体经费不足是一个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作家都是学者,而学者,一般认为是不应该用腿来写作的,不应该东跑西窜、从活生生的社会中寻找新鲜的材料的”。

猜你喜欢

柏桦侯孝贤海防
从重庆之左到江南之右
——柏桦诗风之变
“宿主”与“蛔虫”
侯孝贤影像中的帮派江湖
身体、母语与时间
身体、母语与时间
——柏桦诗歌的先锋意识解构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柏桦诗歌中的魏晋气质:从焦虑到逸乐
22年了,她才是侯孝贤背后的女人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