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计算机课堂教学

2009-06-09宋玲玲

成才之路 2009年3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驱动计算机

宋玲玲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好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把教学组织和学法指导摆在重要位置。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培养,这种兴趣就可能会好景不长。学生一上计算机实习课就沉浸在游戏中,对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存在畏难心理。原因是计算机理论学习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其他学科,与学生想象的只有操作远远不符,再加上老师的教学古板,不能吸引学生,这样计算机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跌到了低谷。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平时教学中,我注意先让学生掌握简单基础理论,接着加强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注意实践操作的循序渐进,并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还注意增加理论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去。

(2)引导学生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和复习是组织教学的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任教的学校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我在上完课后,总要针对实际应用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这些问题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急于想知道的问题,有些学生会去翻资料或讨论,然后主动来问老师。这时,我总是加以引导,然后在课堂上讲,以达到在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还不失时机地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以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利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任务驱动法”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先结果后过程”,具体地说,是根据教材内容把要掌握的知识用任务(即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想方设法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可设计“任务驱动法”教学。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给学生标准答案来固定学生的思维,碰到有比较科学合理、思维比较新颖的方法,就介绍给同学们参考。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并引导到教材上来。

(4)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方法。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因为各人具体情况的差异,学生往往都会表现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要组织学生定期总结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盐城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驱动计算机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