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2009-06-09

成才之路 2009年35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球化教学方法

胡 希

摘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形成了文化,文化随着人们活动交往的历史变得相互交融。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第一次定义了文化,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等,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在当今的人文科学领域,“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 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化语境的时代背景。沟通的全球化,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互渗和互补的局面。因此,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文化;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人文科学领域,“全球化”(globalization) 与“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 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沟通的全球化,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互渗和互补的局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化语境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时代的契机日益成熟,学科间曾经的层层屏障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开始慢慢瓦解,学科之间也相互渗透,再也没有以往不可逾越的鸿沟。跨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交际学领域和语言教育界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数停留在静态的语言和交际行为对比方面,却缺乏动态的交际研究。尤其是融入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也是如此,因为目前的相关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英语教学发展要放在全球语境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长远来思量。因此,面对这样的时代契机,尤其是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外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学习语言已经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是学生对于不同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接受的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当出现了多重文化交织叠加的局面,就使得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再闭门造车,需要借助于现代化传媒手段,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如果再使用千篇一律的英语教学模式去应对这种状况,最终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于学习的热情,学习和现实完全脱节,无法达到最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释放其能量,为学生不仅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同时灵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由于起步较晚,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思想理论相对国外,较为落后于我国的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没有考虑到跨文化背景,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近年来一直倡导建设与改革,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统一的外语教学的道路。这一模式化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这显然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多元文化时代及跨文化交际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多元文化使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英语教学工作时,经常需要和网络信息革命紧密相连,在社会中找到平稳发展的基石。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它深刻影响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劳动者的素质。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教师在教室里看到的是一个同自身童年时代完全不同的景象: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学习。面对多种族、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都采取不同的措施,逐渐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单一培养应试教育人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极大程度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收效差。比如有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强调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最终走向了“哑巴英语”的怀抱。以这种教育思想为基础前提,致使大学英语教师过分注重词汇教学,从而忽视全方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能拼写许多单词和了解诸多语法,却不懂得如何使用,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很长,却依旧听不懂说不出,呈现一种“无声英语”的状态。这种普遍的现象,说明学生并未在教师授课后,真正意义上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没有真正领会那些比较简单的英文单词组合成语言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思想转变的同时,需要变革现有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当前,不仅英语教材长期落后于时代,同时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直长久维持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多数采取大班上课,特别是在扩大招生以后,这种状况更加突出。大班上课,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试教学思想根深蒂固。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全面,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教学目的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英语需求及其实际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把异国文化带进课堂,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从本土文化过渡到多元文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文化知识如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等都应向学生介绍,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英语。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特别强调个人隐私,包括宗教信仰、年龄、婚否等问题都十分敏感,不喜欢别人刨根问底。西方英语语言国家多非常自主,对自己的私人空间是十分敏感的。在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个人空间的同时,他们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你吃了没?吃什么了?这种在中国看似平凡、寒暄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对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来说这些是属隐私问题,不方便随口问答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前预约,至少要提前一周以上,这样可以让主人好安排,不会打乱主人的计划。不请自来的访客甚至包括亲人如父母亲,也是不太欢迎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灵活的方法,达到教与学互动的目的。英语文字和中文一样,教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通过讲相关的传说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比如为什么火星的英文名叫Mars,是因为Mars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战神马尔斯,脾气非常火暴,易怒,正好可以体现“火”。这样取名,使得“火星”这个概念在两种不同文化中体现同一个意思。注意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作用。当教师在讲交际文化背景时,应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现场表演,对话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经历,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达到两个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精通语言本身,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功能,即交际功能。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可以辅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知识,更要教文化知识。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外,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丰富,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录像,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 让他们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了解异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才能更好地深入语言深层次的意义,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8.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和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4.

[3]罗明燕.论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导入[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8).

[4]张春霞.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J].科学大众,2008(8)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全球化教学方法
新旧全球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