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意栖居心头:谈小学古诗的教学
2009-06-09潘玉梅
潘玉梅
宋代人司马光在《赵朝议文稿序》说:“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是最美的语言,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名篇,蕴藏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和精神财富。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陶冶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但长期以来,语文这个最富情感,被称为精神家园的学科,却患上了情感和情趣缺失症,失去了“诗意”。孩子们缺乏陶冶诗情的平台,缺失释放诗意的激情,语文的诗意化意义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新课标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目标之一就是在呼唤着语文诗意的回归。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只有持之以恒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诗意栖居在学生心头,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歌,领悟诗歌,与诗歌产生共鸣。
一、诗意情境,走进诗歌
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此,创设合适的情境,对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从而理解诗歌大有益处。
(1)利用自然情景,营造课堂氛围。古诗《春晓》《咏柳》《山行》等自然特征明显,比较形象,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征,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季节性明显,生动形象。在学习之前,我把学生带到春风吹拂的柳树下,充分发挥自然情景的认知教育功能,让学生迎着和风,站在柳树旁,抚摸着柳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情景中,走进诗歌,为课堂上的教学营造了自然惬意的课堂氛围。又如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我通过展示红叶图片,唤起了学生心中“红叶似火”,“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那样壮观”,“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多么娇艳”等等形象,充分领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致,体验到了诗人对秋天热烈的歌颂与深沉的爱恋之情。
(2)结合生活情景,奠定感情基调。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是通过描写生活的某一情景来抒发感情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情景,为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奠定基础。如《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看到过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吗?”“看到过。”“辛苦吗?”“辛苦!”“怎么个辛苦法?谁来说说。”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产生了粮食来之不易的想法,从而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又如教学《游子吟》,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诗歌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导入新课前,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身上的衣服一般是谁给你们买的?衣服脏了谁帮你们清洗?衣服掉线了呢,又是谁给你们缝补?”当学生从一个个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中引起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感激时,我适时吟咏“慈母手中线,游子……”并揭示了课题。全诗教学进入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3.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古诗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音乐烘托法。一首优美的乐曲,能感染人,愉悦人,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并使二者完美结合,那么,课堂教学将诗意流淌,真正达到了以其之情,动己之心的目的。譬如教学立意欢快的诗文时,我配以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则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在诵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我配以《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附和着、想象着,在吟咏中进一步感受朋友离别时情深义重的情感。这有力地感染了学生,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味诗歌的情感。当然,在选取乐曲时,必须使音乐的色彩、节奏等同课文的审美意象相协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走进诗歌,领略诗歌, 把古诗深深地印于脑海之中。②画面激趣法。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的诗文为数很多,教学此类诗文时我常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学生们被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和豪迈的气势深深震撼了,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诗意朗读,理解诗歌
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1)读出音乐美。诗歌原来是用于唱的,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载体。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节奏,整齐的结构,韵脚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诗歌的节奏,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就无法与诗人沟通,沟通不了,你就无法悟其境,品其味了。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让他们多听范读,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三”或“二二一二”。诗词吟诵自有曲调,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掌握朗读的要领,了解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2)读出感情。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像《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做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有的诗歌音调要缓慢、低沉,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缓慢低沉的语调有助于读出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同情沦陷区百姓的痛苦生活;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如《赠汪伦》强烈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千尺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读得其法,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在潜移默化中,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三、 诗意想象,感悟诗歌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如教学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时,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由蒌蒿、芦苇联想到“河豚欲上”,进而想象春天来了,河豚也该逆流而上了……这样,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的和谐。让学生在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但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还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在学过《宿建德江》后,有位学生就这样写道:夕阳西下,“我”慢慢地划着小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阵阵江风夹着丝丝凉意袭来。“我”站在船头不禁泛起思乡的愁绪。放眼远望,空旷的原野没有边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俯身近看,江水清澈,圆圆的明月离我那么近,仿佛日夜思念的亲人就在身旁。这种诗意化的表达,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首诗歌的意境,还能让学生弥久难忘,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境界。
四、诗意延伸,拓展升华
诗词教学应通过联系并赏读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相关诗句,去领略各有千秋的风格美。比如,教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歌写的是游子思乡情怀,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当赏读诗中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为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我让学生在记忆中搜寻写思乡怀亲的诗句,学生找出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类比,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同时,让学生课后去采集、品赏诸多写思乡的诗句,学生不仅感受到一腔愁绪经过不同诗人的点染,变得情态各异、生动感人,还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延展互补,学生扩大了知识面,积累了知识面,增强了对其他同类作品的品赏能力。
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教学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在于对学生心灵情感的“唤醒”,从而陶冶其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其思维创造意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居。
(茂名市电白春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