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和对策

2009-06-09左国祥

成才之路 2009年35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新课程情境

左国祥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已经有七个年头了,期间出现了许多喜人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感觉比课改前更严重。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标。

一、 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

(1)客观原因。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有一部分优秀生通过考试,进入了城区学校,再加上数量不少外来流动人员的子女入学(这些学生与本地学生学的是不同版本教材),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学校的师资配备及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离城区远一点的农村学校工作,受经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没配备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许多教师没有机会用上多媒体教室或没有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这就使得课堂信息量较少,图形的动态变化不能直观显示,难点的突破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即使有少量的多媒体课,也只是一些公开课或是研究课才用,但对于数学课,感觉是换了黑板而已。对于见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主观原因。教师的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教师方面最重要的是实现两个“转变”,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方式。有不少教师不愿改变,根据习惯,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一切照旧。教学时,课本上怎么写,就怎么教,课本上写什么就教什么,甚至把“数学课程标准”上明确不要的内容也照旧教给学生,而对于新增加的内容,如“数学活动”“课题学习”根本不上,认为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本身具有的能力,不是教师能培养出来的。教学过程仍是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记,重结果、轻过程,甚至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满堂灌,大量、重复的练习,学生学的毫无生气可言。学生的学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对数学缺乏兴趣,没有毅力和耐心,不愿意深入思考,不能主动探索、不肯动手实践,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互相学习。而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多了,应用的时间多了,技能训练的时间相对少了;对话交流多了,少了强制性;自主性多了,被动性少了。随着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的增加,这部分学生就拉大了和其他学生的距离。

二、 减少两极分化的措施

(1)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同时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尽快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在新的课程观下,课程有了新的内涵。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生成的统一过程。数学新教材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在理念、结构、要求等方面与原教材有较大的区别,更注重问题的提出、思路的探求、规律的提示、方法的获得等,也就是在讲授的同时,加强师生了解、共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同时,真正理解和消化新教材,在数学活动中依据课堂中的教学状况、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生能力和数学素养。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中,教师要做到角色转换,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老师都处于愉快状态,教师要用心施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承认,学生的数学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应努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达到最大化。因此,从学生升入初一年级起,就应关注、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歧视他们,必须关注包括“潜能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实践证明,对每个学生不用一把尺衡量,努力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能使数学“潜能生”同样达到应有的数学水平。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能力。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到数学的内部。在苏科版(七下)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条件时,可设计情境为: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得全班同学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在想一想、剪一剪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解决了问题。不仅引入了SAS的条件,而且不知不觉为下一步夹角是任意角作了铺垫。在北师大版(八下)“你能肯定吗”这一节课中,若用“几何画板”演示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能给学生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积极努力寻找理由。

(4)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完整,不能因为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减少了目标检测的必要环节。在新课程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合作、探究是要有的,但作为一节完整的教学课,其中目标检测的一个环节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特别是“潜能生”的学习,就不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也不能针对性地布置课后练习;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现状如何,就少了自信、少了动力。坚持每节课的目标检测,能有效地防止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新课程情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护患情境会话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