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音乐课创新 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9-06-09

成才之路 2009年35期
关键词:音乐课素质教育德育

刘 莉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音、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教育音乐家,而首先要培养人。”维克多·雨果也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三把钥匙,一是数学,二是文字,三是音符。”为了深入探讨中学音乐课教学创新,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结合音乐课《丰收锣鼓》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 注重思想性,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中学音乐课教学中,部分音乐老师认为,德育是政治老师的事,与己无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建立和完善人们美的理想,促使他们追求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要“育人”,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严教化,美风格”。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在课堂上选取格调高雅、主旋律强的音乐,并通过对歌曲背景的说明、主题的分析,用饱满、激昂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能收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的功效。我在讲解《丰收锣鼓》前,引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来说明农民辛勤劳动一年还要面临被饿死的悲惨命运,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然后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长在红旗下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结尾又引用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说明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学生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尊重劳动创造,珍惜劳动成果。这样,一堂《丰收锣鼓》 的音乐课就收到了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德育效果。

二、 讲究艺术性,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创新功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考虑到教学中的“学”的一方,而更为重要的“教”的一方反而却没有触及。成功的音乐教育,应该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潜力,让学生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中指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组织这些活动,教学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课改要求我们要采取开放式教学,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很大的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说、去做、去表演、去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艺术性,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要善于调动情绪。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要会唱,还要会做、会表演。我针对中学生天真活泼,易接受新事物,表现欲强,但又缺乏自信心,不敢轻易表露的状况,在上课前让全体同学喊口号:“敢唱,敢做,敢于表现自我”,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在讲解《丰收锣鼓》前,我先介绍民族乐器,同学们很快就把所有的乐器都找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表现欲也被激发出来。运用“启发法”,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中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运用“示范法”,完整地用舞蹈来表现音乐,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三、 增强综合性,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要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重点,深入进行教学领域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但这并不等于说对老师素质的要求就可以降低,相反的,是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的教学将是更富于开放性和弹性,如果教师的能力有限,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入,知识面不广,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如果音乐教师仅仅停留在声乐、器乐以及基本乐理等专业技能方面,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停留在会演唱、会弹奏几首歌曲,知道一些中外音乐史和基本乐理知识等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文学、美术、政治、历史、地理、人文等学科的知识,并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在讲解《丰收锣鼓》第一部分时,我先用生物、地理知识讲解作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才能获得丰收,再让大家说出描写丰收的名词佳句,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五谷丰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毛泽东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等。最后请同学们说出一些祝愿丰收的祝辞,有祝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百姓“丰衣足食”、祝老师“桃李满天下”、祝同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等。将各种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上扩大视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 把握科学性,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启迪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集为一体,综合地展现在屏幕上,提供多种多样、现实鲜活的教学材料让学生选择使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形象地再现课堂上所讲的场景,帮助学生超越时空,让学生直接感受清晰生动的画面,体会脱离现实生活的社会,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电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对《丰收锣鼓》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套方案,即:在讲《悯农》时,让学生观看一段“旧社会农民给地主交租场面”的录像片断,再放一段“现在农民丰收的场面”的录像片;在讲第一部分时,放一组农民播种、浇水、除草、施肥、收成的图片;在讲第二部分时,放一组金秋田野美景;讲第三部分时,放一组表现劳动者欢快心情、一组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的图片,然后放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欢庆场面,并播放《欢乐中国年》的舞蹈片段。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趋势,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崭新的姿态迎合这一潮流,深入探索中学音乐课教学创新,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挖掘教材中创新因子,营造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音乐课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世纪之初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6(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袁燕,季红亚.音乐教学四突出[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 (1).

(通渭县店子中学)

猜你喜欢

音乐课素质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