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09-06-08雷晓东
摘要:管理创新必须伴随企业文化的变革,惟有此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正面功能,促进管理创新活动顺利实施。文章探讨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企业管理创新顺利实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创新;资源整合;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62-02
一、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使管理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便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与责任,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降低各种成本,发现和创造新的利润机会以增加企业利润,一般而言,管理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4)设计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5)进行一项制度创新。
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一)员工对创新的抵制
员工对管理创新的抵制是必然的。员工之所以抵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人的惰性和思维、行为的惯性。管理创新意味着变革企业中现有、固有的制度和习惯行为,因此员工对于变革有一种天然的防御心理。但并非所有的抵制都一样,有的人能够以远期利益克服短期利益的心理抵制,积极看待变化;有的人则抱残守缺,认为变革会带来坏处,所以比较消极。一般而言,员工的抵制往往会增加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本。
(二)利益失衡
利益的满足是员工的根本需要。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利润,管理创新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关系,一旦变革有可能威胁或损害到既得利益,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员工就会对变革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如变革有可能导致他的权力缩小,在企业中的地位降低,或劳动强度增大,工作自由度减弱,或对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甚至有可能导致下岗或失业等,这一切都会导致员工积极反对变革。
(三)企业文化不能跟进
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对人的精神支配力量很大,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四项基本功能。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成功的变革必须考虑到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变革与企业原有文化相抵触,那么企业变革将很难成功。管理创新必然伴随着管理理念、管理价值观等的转变,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与管理创新相伴随,任何一次管理创新措施的推行必须要考虑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员工适应性,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在与员工有了心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推行。如果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不为员工在精神上心理上认同和接受,管理创新的最终结果不堪设想。有些企业借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但却忽视其存在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的背景和环境,造成员工心理抵制,从而导致管理创新活动半途而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曲折与国企传统的重感情、重政治、重人事关系的企业文化的惯性阻挠密切相关。
(四)非正式组织的抵制
作为一种由企业成员在工作与生活中结成的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比较疏松并依靠道德伦理与习惯等约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之中有利于发挥成员的协助精神,并维持组织的稳定,但是非正式组织却常常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防御系统而抵御并妨碍企业的各项变革。管理创新无疑会使企业现有的安稳格局和秩序面临风险与挑战,有些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因此而遭到损伤,因此他们将以效率下降的结果阻碍变革的步伐,因此企业在推行管理创新举措时,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合理需求。
(五)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
激励是指企业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员工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激励。管理创新的许多举措都与激励机制创新有关,任何一次管理创新举措如果没有根据企业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充分把握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创新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因此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对管理创新十分重要。管理创新的一切活动由员工来实现,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是管理创新目标实现的根本前提。只有员工受到合理而充分的激励,其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否则将严重阻碍管理创新的推广和实现。
(六)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制度和结构等不契合
无论管理创新改变的是什么,都只是企业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管理创新必须与企业整个运行系统相契合。对于创新而言,这种契合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在失败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不契合的地方,比如强调增强企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的同时却仍实行资历工资制度,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调整各部门间的协调方式等。
二、对策
(一)精心调研,设计出可行的创新方案
管理创新能否成功,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正式实施管理创新之前要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研究、充分论证各种可行方案,一定要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看准摸透,然后才对症下药,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抄照搬,大搞一刀切。管理创新一旦决策失误,程序错乱或是控制不当、时机不准,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带来负面结果。因此,管理创新的各项方案一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充分调研基础之上。
(二)采取积极措施,转化员工抵制
员工抵制是必然的,因此就必然面临着如何转化的问题。首先要通过使全体员工产生危机感而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通过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变革目标而使员工充分理解并认同它,并通过创造机会让人们表达他们对现状的评价,对变革过程的希望和建议,使其成为变革中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最后通过充分调动其潜能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使员工关注变革的结果并为之努力。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性
管理创新同员工素质密切相关,人的素质是根本,离开了员工素质的提高,不论什么样的管理创新举措都是没有创造力的、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加强工培训,提高其适应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培训教育,使员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学会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新问题,从而增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对管理创新的理性认识,使他们自觉成为管理创新的主力军。
(四)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
首先采取积极措施,创建民主团结的氛围。在企业管理创新实施之前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让员工明确创新的意义,对创新增强理性认识,要全员参与,不能出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其次在管理创新活动中,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善于转化矛盾:减少冲突清除阻力,确保新的措施顺利实施;最后对于非正式组织的领袖式的人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可以适当的信任、依靠、并授予相应权力和利用其威望高、作用力大的特点把非正式组织纳入正式组织以减少非正式组织的阻力。
总之,企业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管理创新与管理规范的关系,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组织柔性及组织扁平化等措施,对于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茼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曹志坚,曹建新.论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信息处理及其纠偏作用[J].经济管理,2003,(4).
[3]雪莉.领导改革矩阵:企业组织变革成功因素分析[J].经济管理,2002,(20).
作者简介:雷晓东(1970-),男,山西运城人,山西铝厂科技化工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物资管理及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