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观照下的归化与异化
2009-06-08朱娜
朱 娜
摘要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西方翻译研究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产生“翻译的文化转向”的概念,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语境下研究归化和异化。就此展开讨论并指出: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的,在翻译过程中,应恰当地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
关键词 翻译;文化;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4-0066-02
Adaptation and Alienation under Context of Culture//Zhu Na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ulture, the discussion of adaptation and alienation of western translation research comes into the conception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which broadens our horizons and leads us study adaptation and alienation from the context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Thus the discuss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daptation and alienation are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wo approaches should be combined.
Key words translation; culture; adaptation; alienation
Authors address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
语言是一种具有工具效能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习惯。翻译活动一直被认为是2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这一转换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通过对翻译的哲学思考,正式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语境视野的重要性。1991年,Christiane Nord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代替“翻译”这一术语。翻译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2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在翻译过程中,2种文化共性的东西大部分是可以等值传递的,但翻译的拦路虎在于2种文化的差异。那么在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呢?翻译界内部有2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归化(adaptation)”与“异化 (alienation)”。
1 归化与异化
翻译是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又是文化信息真实与否、文化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翻译的策略——归化与异化——成为翻译理论界讨论的焦点。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概念直接来源于1813年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但作者并未具体命名。1995年美国学者L. Venuti的《译者的隐形》定义这2种方法为归化与异化。归化指的是译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主张译文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规约,尽可能为读者提供圆润、流畅、无痕迹的译文,使读者感觉不到看的是异国文字写成的作品。异化则指的是译文以源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征为归宿,注重异质成分,体现“异国情调”,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
Venuti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他提出“反翻译”的概念,指出翻译的风格和其他方面在目的语的文本中要突出原文的“异”。美国翻译家Nida是归化的代表,他提出动态对等翻译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或功能对等),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这种关于翻译的概念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的模式。他提出“功能同构”(functional isomorphs)的策略作为解决的方法,以求在不同体系中取得相同的效果。如英语成语“to grow like mushrooms”在译成中文时,可以用汉语成语“雨后春笋”来表达。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对立统一,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中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等具体情况进行取舍。这就涉及到合理归化和恰当异化。
2 合理归化
归化翻译能使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相通性或不谋而合的妙趣。首先,对习语的翻译可以采用合理归化的策略。例如,将形容“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的“教鱼游泳”(teach a fish to swim)变通为“班门弄斧”;将“狐假虎威”(The fox is false, while the tiger is mighty)翻译为“an ass in a lions skin”;将“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翻译为“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归化翻译为“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另外,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上,也可合理地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1)宝玉忙道:“……只是这姑娘可好,你们大爷怎么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二来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曹雪芹《红楼梦》)
“Whats the girl like? How did he come to take a fancy to her?”“Its partly fate, and partly a case of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2)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曹雪芹《红楼梦》)
“Lack of talent in a woman is a virtue.” The important thing for us is to be chaste and quiet, feminine accomplishments being secondary.
不难看出,在缓和语言文化矛盾这一方面,归化翻译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有效地替代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译文对目的语的读者来说既通顺又易懂。归化翻译可以将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控制在译文读者对现实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内,同时,译者也能更好地充当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消除隔阂,把源语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但是,过于强调通顺归化的翻译也暴露出它的缺陷,一是会产生对原文语义的截流;二是会失信,有时会扭曲原文含义。因此,适时、恰当地使用异化的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恰当异化
异化翻译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这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成语典故的异化翻译上。
1)“咱们俩的事,一条绳拴着的两条蚂蚱,谁也跑不了!”(老舍《骆驼祥子》)
We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 can get away!
2)匡超人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乃有眼不识泰山。”(吴敬梓《儒林外史》)
When Kuang Chaoren heard this, he made haste to bow. “Although I have eyes,” he exclaimed, “I have failed to see Mount Tai!”
如果向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解释“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可以译成“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the wild goose fall 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以便解释比喻中包含的文化意味。如果在文中去掉所有的比喻,翻译为“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那么源文化色彩就消失殆尽。
异化翻译也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归化相比,异化翻译对文化信息的传递表现出许多优势:1)它能使目的语读者欣赏到异域文化;2)将源语语言和文化移植到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中,能使目的语文化更丰富。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具有不同语言文化特征的地区迫切希望了解别国文化,异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语通过异化进入目的语并被熟悉和接受,如黑马(black horse)、潘多拉之盒(Pandoras box)、特洛伊木马(The Trojan horse)、橄榄枝(olive branch)、滑铁卢(Waterloo)、水门(Watergate)等词语已经在汉语中扎根;而kungfu(功夫)、yin yang(阴阳)、taiji(太极)等词语也已经被西方文化接受。
4 结语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时常用的方法。归化与异化将永远并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它们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过度的归化会尽失异国风情,不利于文化传播;而过度的异化则造成理解的障碍,也会助长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译者应根据翻译所涉及的诸多因素进行取舍,找到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平衡点,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以确保译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Nida 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马冬.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