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思想的复杂性
2009-06-08穆国库
穆国库
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这与苏轼思想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苏轼;佛家;道家;儒家;三教圆融
苏轼三教思想并行的形成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占据着思想界的正统地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儒家思想对历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宋朝开国丞相赵普就号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宋代依然没有动摇。
与此同时,佛教在宋代思想界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以来就迅速传播开来并在中国形成了具有汉化特征的不同派别,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始就在寻找一条中国化的路子,东汉时依附于老庄,魏晋南北朝时依附于玄学,到唐朝而形成的禅宗正是吸收了儒道两家的一些观点,使其教义更符合士大夫阶层的心理需求,于是才有了禅宗的兴盛一时,其光芒竟掩盖了其他的佛教流派,一时竟成为佛教的代名词。宋代皇帝也多尊崇佛教,太宗时开始设立译经院翻译佛经,自真宗后又特别提倡禅宗。由于统治者的崇佛态度,儒者士大夫自然深受影响,朝野上下儒者士大夫中形成尊重佛教、探究佛教和接近佛教甚至信奉佛教的风气。在著名的儒者士大夫中,像吕蒙正、富弼、赵卞、范仲淹、王安石及杨亿等都曾与佛教有过密切的关系。
道家思想历来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儒家定于一尊之时,道家思想不管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在民间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北宋王朝是建立在经历了几十年割据混战的凋敝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建国之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而这一政策正是道家政治思想的体现。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宋初在清静中求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宋初黄老无为政治带来了俭朴、读书、忠节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学术繁荣创造了条件,更促使道家哲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广为流传。
首先对苏轼复杂思想的形成造成直接影响的则来自于他的家庭。苏轼的祖父苏序为人乐善好施、安闲自适、自然通达,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种道家高士的风采。苏轼八岁入学,其蒙师却是眉山有名的道士张易简。所以苏轼对道家思想的接触是很早的。而苏轼的母亲和祖母都吃斋念佛,所以苏轼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与佛教亲近的机会。苏轼的父亲苏洵前半生科场蹭蹬、郁郁不得志,但为人放旷,与僧道广为交游。苏轼兄弟“少时受业于先君”,所以也必然受到其父思想的影响。有人研究表明,从苏洵到苏轼再到苏辙,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三教合一的思想倾向是逐渐明朗化的。
三教圆融之境
儒释道三家思想各有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讲,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超世的,佛家是出世的。儒释道三家书对苏轼的影响都是及其深刻的。不少论者认为苏轼思想的特点是“杂”。不过我们认为苏轼并不是把互相矛盾的诸家教义简单地混杂在一起,而是经过了他独立地选择、思考和融合的。苏轼不是把全部的思力贯注于概念推导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如水银泻地一般贴近自然事物、现实人生和当代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事业舞台。
苏轼学佛也好,学老庄也好,目的都不在于抽象的哲学探究,而是为了裨补人生。应该说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但他不作学院式的本体询问,而主要在于求得内心的调息与宁适。他常将三教互证,以求至道,对任何一家的吸取都不是盲目的。苏轼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认为静与达是佛老的共同特征。在《海月大师真赞》中,苏轼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因悟庄周所言东郭顺子之为人,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盖师之谓也欤”。这里不仅揭示了佛老静达的共性,而且表明了苏轼佛老兼综的思想倾向,即从僧人身上体悟庄子思想,又以庄子之言赞僧人的品格。
苏轼善于把对各家思想的感悟融会到诗文创作当中,他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佛讲“空寂”,禅讲“即心即佛”讲“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又讲“心即无心”;而道家讲“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也主“静”,所谓“心斋”、“坐忘”是极静之境。苏轼“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借佛家大乘般若学的空观与道家动静来谈诗歌创作,空与静是“了群动”、“纳万境”的必要条件。苏轼常常于矛盾相向的不同思想体系中找二者的相同点,然后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他应明禅师之请写了《题名记》论儒释“不谋而同者”。在此记中,苏轼探讨了儒释二教的相同点。
苏轼读过《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维摩诘经》及《楞伽经》、《圆觉经》等佛典,并读过《六祖坛经》、《景德传灯录》等,对大乘佛教的空义、中观、心性空寂、清静等思想和禅宗要义比较了解[4]。他站在诸法性空、终极实相或第一义谛的角度,提出了空与老、儒与佛、禅与教终究是超越彼此的差别,互相融通的,互相敌视和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苏轼身上完美地融合了三教的精华,并从中吸取各家积极的方面用以指导人生。苏轼在文学方面已经独领风骚近千年了,他博大而精深的思想更是一笔十分丰厚的精神财富,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与发掘。
注释:
①王水照,朱刚.《苏轼年谱》,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道家与中国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朱靖华.《苏轼新论》,山东,齐鲁书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