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义务献血知识加强爱心教育培养社会责任心

2009-06-07林惠芳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血细胞责任心血液

林惠芳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在讲述血液知识时,提到每个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书上义务献血的相关知识几乎没有,学生心中更是一片空白。在本人教学过程中提到义务献血时,学生也知道有此事,但当我寻问学生“如果叫你们参加献血,你乐意去吗?”这时学生却在下面窃窃私语。通过我在课后调查才调查清楚,原来学生认为献血会对身体有害。尽管书中也提到一个人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ml),在一定时期内会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学生对此还是存在疑虑,而学生从亲戚朋友或社会上听到献血对身体不好及不要去献血等说法,也难怪学生会有此想法。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扩展知识,并对学生加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学生的爱心教育,加强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即要进行STS教学。

不管学生对血液中各成份研究的如何透彻,如果学生成年后连义务献血都不愿参加,那么这种教学绝对是失败的,原来所教的知识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教师有条件也有义务提供学生学习献血知识的机会,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从而使学生成年后能积极参加义务献血。

对于学生,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学习相关知识

1.义务献血的意义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实行义务献血制度。

2.献血前的准备

2.1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2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应当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和高蛋白食品,不要空腹献血

2.3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

2.4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2.5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2.6献血前应保持手臂,特别是肘部皮肤清洁

3.献血无损健康

3.1在献血前要体检,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献血

3.2健康的人

全身血液总量约占自身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体内约有4500ml血液,其中血浆55℅,血浆中90℅是水,人体内的血液有80℅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其20℅的血液则贮存在肝、脾及皮下毛细血管等“血库”内,以备临时急用。献血后,“血库”中的血液就会释放出来参加全身血液循环,献血200~400ml血液后,通过适量饮水及人体自我调节在2小时内就可恢复正常血容量。

3.3人体内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血细胞来代替死亡的血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人献血后,血细胞会在一个月内全部恢复。因此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六个月是无损身体健康的。

4.献血后应注意的地方

4.1献血后的当天不作剧烈运动和干重活,适当注意休息

4.2适当补充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但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吃补药或补品

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含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蛋类、豆制品、瘦肉、奶类等;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圆等。

4.3献血后应保管好无偿献血证,以便今后再次献血时登记或享受免费用血的权利

5.献血反应发生原因

首次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人会发生晕眩反应,其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渐红润,症状很快消失。上述晕眩反应经适当护理,无一例发生意外。

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造成精神紧张;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未进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度等等。

通过献血知识的学习,及教师的教育,学生的疑虑消失了,本人相信将来的他们会奉献一份爱心,对社会多一份责任心。

な崭迦掌:2009-12-04

猜你喜欢

血细胞责任心血液
责任品格培养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变化与抗弧菌感染关系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