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09-06-07陈小琴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生会民主意识

陈小琴

哈佛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其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而所谓"提出问题"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习或研究的对象,自主认识并提出我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结果)?已有条件是什么?困难(障碍)是什么?并清晰、准确的用文字语言把它表示出来的一种行为或能力。那如何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正成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探索他们自己提出的、有兴趣、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基于此,教师的引导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1.热情鼓励,使学生有“疑”敢“问”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

2.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

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活动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3.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要“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想问、要问、会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促进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使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问

教师在活动指导中,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正是一个贪玩的年龄,老师更要注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应该放弃师道尊严,尽量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感到轻松,学习起来就会和老师的指导合拍。

5.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问,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最终能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な崭迦掌:2009-11-18

猜你喜欢

学生会民主意识
中国式民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