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初探

2009-06-07晏东方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葫芦创造性

晏东方

阅读,即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阅即看,看别人的文章。而读,则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直至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涵。阅读教学,也就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好、读准文章,去领悟文中的思想内涵。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面对来自不同的层次,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在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此谈谈自己的点点滴滴,与之共鉴。

1.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阅读教学,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方能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乐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如上《我要的是葫芦》,用幻灯片来演示细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系的根、藤、葫芦。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自然兴趣就来了。这是教师把叶子与葫芦的中间加上了蚜虫(用动画来显示),一只只的蚜虫是那么开心地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想到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疑问很有兴趣地,有目的地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没有了养料,葫芦就慢慢地“饿死”了!

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从中体验了发现问题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也就不用担忧学生的不学与学不好了。

改变阅读教学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应答。教师要善于引导,设计。教师提出问题的好坏,直接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设计得当,引导得法,就会让学生思维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也就会倾泄而出。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善于思考,学会思考。如教《丰碑》,在学生了解军需处长可歌可泣的事迹后,我设计三个读的环节:①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等下可以提出来。②检查朗读,每人自由读一个自然段,而且是大家主动站起来朗读。③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中进行朗读。这样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才能拓宽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它被选编到教材中,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感悟,认真体会教材中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等。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已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提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见解,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语言得到充分展现。

当然,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的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二者是统一的。下面谈谈以培养思维为主的语言训练。

3.1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丰富的表象可以让学生认识表面的事物,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从表象中去认知深刻的内涵,这要求教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知识层面,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特别是文章中的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则认真去品味,从而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2培养想象及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3.2.1提示关键词语、句子

词语和句子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内容就依靠词句的组合。而关键的词和句子是文章内容的主要体现,学生能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也就意味着学生对文章的领会,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2.2抓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在句中所体现的含义很大,如果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较好地领会,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中的标点符号进行提示性讲解,学生也会更好地领会这句话在文章中所包含的意义。这样也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利用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想象;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象;细看插图展开想象;针对课文结尾展开想象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想象,也能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文章的意义。

只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自主阅读课堂,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创造,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な崭迦掌:2009-10-31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葫芦创造性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葫芦瓜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宝葫芦
画葫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标点符号的来历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