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09-06-07刘静
刘静
青少年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更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能否健康的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为此,把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根据我国有关资料报道,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全国刑事作案人员14-25岁的青年竟占总人数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14-17风未成人犯罪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未成年人犯罪在劳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到1万余人,在管教所的则更多,除此之外团伙暴力,智能化犯罪的趋势也很严重,而那些闲散未成年人往往不是为首的,他们结伙绑架人质、勒索钱财、拦路抢劫偷盗、调戏妇女、斗殴等,严重地危害了社会。他们抢劫的对象往往是未成年的学生,采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力相威胁的手段进行。大多数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特点是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说干就干,突然对对方施暴,他们较少进行先预谋,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在愤怒、嫉恨情绪支配下猛烈的发泄不加控制地释放心理上的压力,结果不堪设想,从而导致犯罪,这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特点。
有些未成年人由于意志薄弱,缺乏健康的,持久的兴趣爱好,精神空虚无聊时,往往为了追求刺激,无视道德与法律,不计后果地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他们这些人在学校一般不守规矩,目空一切,在进行犯罪活动时表现出来的是无所谓,无知的态度,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二类特点。
由于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很弱,也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教唆、引诱、并且又容易受影视或小说中的暴力,色情等情节的影响,转而模仿进行犯罪,同时还有一些中小学生缀学流向社会后,比其他青少年更具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学生处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不管的状态之中。他们整天浪迹街头、网吧、录像厅等娱乐场所打发日子,他们接触黄、赌、毒的机会比其它青少年多的多,这就为这些流失生提供了犯罪的可能性。
据南昌市一记者报道,南昌市一名15岁的中学生因迷恋电脑游戏离家出走,竟然连续24天不到学校上课,也不回家,整天泡在游戏机室。
同年3月武汉一名十六岁的少年沉迷游戏机而荒废学业,其母亲在相继求游戏机室老板和自己的儿子后,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据部分城市初步调查,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玩游戏机,有的城市甚至达到20-30%,许多学生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有的上课时间逃学去游戏室,有的学生甚至夜不归家,在游戏机室吃、睡、玩。更出乎意料的是,电子游戏机无异于“电子海洛因”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据武汉一位精神卫生专家研究分析接触到的病例后告诉记者,青少年一旦沉迷于游戏机,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会出现情绪烦燥,抑郁等症状,这种成瘾症状的特征,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行为特征极其相似。故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一旦成隐,就会带来吸毒一样的后果,甚难戒除。有的青少年一旦成瘾,又没有经济来源,于是就开始去偷、去抢,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颁布一周年前夕,李鹏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家庭和学校。
由于家庭的多种不良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一个基点,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得不到一点温暖,长期处在忧虑,恐惧的心情中,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或者对一个已经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环境就很扭曲。
北大心理学教授说:“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将产生极大的扭曲,当他们逐步长大以后,当他们自认为有一点能力和力气的时候,就会将积郁在心中的不满与仇恨向社会发泄。”张教授的这些话使我想起了案例:“一位少年犯,现年十七岁,他曾以五百五十分的好成绩考取一所重点大学,美好的人生已经向他扬起了出征的风帆,但他因奸幼罪被判了六年徒刑,当记者问他为什么犯罪时,他低下了头,几乎用混沌与苦涩的语言回答:“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吵架,我感到非常害怕,当我长大一点后,我就穿梭于父母之间劝架,不停地用谎言和解他们,但无济于事。在我十二岁时,父母终于离婚了,这是我预料中的事,我被判给了母亲,其实,无论父母离婚前后,他们对我的疼爱就是始终如一的,但是,我并不快乐,想着他们争吵的面孔,想着我是一个离异的孩子,我感到很压抑,我觉得这个家不温暖,于是我就到外面去交朋友,跟他们一起吃喝、抽烟、上歌舞厅,看黄色录像,我感到与他们在一起我能忘却烦恼,觉得有一种满足。我过去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上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加上又结交了一些不良的朋友才使得我走到了这个地步。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的父母每次都去看他,见面时他们常常是三双泪眼相对,真是后悔万分。
除了家庭离异型以外,其次就是家庭溺爱与打骂型同样损伤着孩子们的人格成长。张教授还指出:“对孩子的溺爱,会导致他们过于的自私与偏执。而经常打骂与训斥,又会造成他们粗暴的性格与不良的品行。据《婚姻与家庭》一文中写到,有一位少年,由于在家经常遭父亲的拳打脚踢,有时甚至用无情的棒子和凳子相待,造就了他冷酷无情和残暴的性格,加上平时又看了一暴力影片,在他十四岁那年因故意杀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平时抽烟、喝酒,甚至拿别人的东西父母也不制止,于是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直到去抢,去偷等直到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则认为:“在家里我父母的拳头比我硬,我是弱者,一旦机会来了,我就会用拳头去教训比我弱小的人,其实上,正是这些平常看似乎是小毛病小事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的纠正与制止才会酿成日后的犯罪。
除了以上情况外,还表现在,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环境中,加之部分家长的多方面的溺爱、娇惯,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结果他们逐步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贪婪、霸道等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他们只注意自己的感受,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争强好胜但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例如,有一名高中生,由于他以几分之差没考上公费大学,他决定复读一年,结果这一年还是没有如愿以尝,加上家庭也很难支付他再复读一年的费用,他决定,“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而不择手段。”他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孩子,并向其家人勒索钱财,被公安机关抓获。
除此之外,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这一代青少年,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稍遇不顺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诅丧等情绪,甚至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快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的青少年由于惰性十中,好逸恶劳,依赖性强而处理能力极差,他们一直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家庭的环境里,从小养成了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不良习惯。因此,一旦他赖以生活的经济来源丧失,其贪得无厌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用违法犯罪行为去维持其好逸恶劳的习惯,走上犯罪的道路。
根据以上事实,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采取全面引导和局部堵塞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从根本上来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学校、社会是责无旁贷的,三者既要认真做好教育工作,又要密切配合,三管齐下,才能达到预防和制止的目的。
要加强家庭教育功能,把住家庭影响关。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未成年人都生活在家庭中,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他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同时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是最基础的德育教育发源地,个人无论是从生理成长、心理成长、心理发展还是生活技能的学习和积累,都要紧紧地依靠家庭。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既是一个生活的据点,又是一个教育的场所。一方面享受温暖,另一方面也能使生理、心理得到满足。同时,父母是青少年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是青少年学习的典范,家庭教育的优劣,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要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据记者在清华大学采访报道,考上清华大学的76%学生中,他们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家庭相当和睦,民主,这就造就了这些才子从小都养成了遇事能独立思考,能自己拿主意,特别有自信心,人际关系也很好,办事能力也较强,并且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兴趣广泛,诚实、勤劳、勤奋等优良品质,所以说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优劣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要把塑造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启蒙教育放在首位,应彻底改变那种只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学校要在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引导个性发展的前提下,使学生首先学会做人,要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学校教育要克服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做到好生差生一起抓,有的学校只注重升学率,用分数的高低来考评教师的优劣,造成许多中、差生得不到公平的待遇,造成他们一定的心理创伤,有的学校甚至随便开除或赶走那些调皮或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力,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不管的成员,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为此,我们首先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培养做人放在第一位。其次,在校内外多开展法制教育,利用法制教育讲座,录像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来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认真办好法制学校和家长学校,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内法制教育宣传栏,并且可以开设心理咨询辅导,提高学生受挫的能力,加强他们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
司法机关要净化社会环境,公安、文化与出版部门应大力加强我国文化市场的管理,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净化社会环境,可以减少、消除犯罪的诱因,一要做到净化书刊,影视读物,二是要净化歌舞厅、美容院、网吧,三是净化社区环境,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还未成年人一个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希望各部门也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到学校应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学校还应积极联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组织的教育功能,密切配合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通力合作,积极采取“堵”与“导”相结合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只要全社会从各个方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真心希望青少年们,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律已,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法律提倡的事要积极地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坚决不做。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不流浪、不聚赌,远离毒品不弃学从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和不适未成年人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和录像影视,不侵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你们的独立意识是可贵的,但不应当同成年人的正确教育对立起来,因为你们的年龄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比较缺乏,接受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是必要的,对他们的教育持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动不动就顶撞、发脾气、耍态度,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同时我们青少年还应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拒绝不良诱惑,在学校、家庭、社会的保护下,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收稿日期: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