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初中体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2009-06-07刘玉琴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11期
关键词:身心集体教师应

刘玉琴

身体与心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好有助于身体健康,身体素质的增进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节。健全的人格需要强健的身体作为基础,所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体育充分重视身心的相互作用,通过身心调节,使学生达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1.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从人的发展来看,身心健康是基础,身心不健康就无从谈发展。另外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思想是指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并行并存的时期。其身心的发展相互交错,相辅相成,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心理健康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条件初中生心理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较旺盛的精力和较低的能力,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交错产生。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才有效。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他是学生将来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发展和优化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标志就是心理健康。

2.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创设愉快而又有秩序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而愉快的学习环境,造成一种好学上进、互助友爱、讲究文明的集体气氛。在这中集体中,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和支持,没有猜疑和敌意。任何一个人的好成绩都会给集体中的全体人员带来快乐,个人的失败也会给集体带来不安。在这样的集体里,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又有个人显示创造力的充分机会。这样的集体和气氛,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而且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自豪感。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环境因素。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特别是帮助体育特长和有才能的学生。让他担当体育小组长,使她们的体育特长和才能有表现施展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时坚决抵制对体育后进生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通过练习中保护别人,帮助别人和团结别人的行为改变学生中存在的(特别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学会关心、爱护、团结互助。

制定合理的要求,以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其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适应。如果要求过低,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频频失败,会导致自卑自弃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学习重点不同,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愉快。成功与否并无一定的绝对标准,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成功。

引导学生承受挫折。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联系练习这一特殊手段使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应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标,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修养。教师必须加强教育修养,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克服教育上的粗暴行为,特别是那种当中羞辱之类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做法。

3.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初中生特别敏感,如果感觉到教师对自己不公平,那么它会对老师产生反感。一个学生反感的老师,即使他水平很高,学生也会因感情上的障碍而不愿意真心听讲。及时总结。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应充分利用课堂小结进行总结,

正确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矫正不良的学生行为。

收稿日期:2009-10-18

猜你喜欢

身心集体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警犬集体过生日
给身心降个温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