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读者意识 提高写作水平

2009-06-07李世荣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11期
关键词:预设对象意识

李世荣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训练多是“为文而文”的作业性训练,学生的写作是没有读者意识的,只是将作文视为一次次得分练习;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没有提出对学生进行读者对象意识的教育。有鉴于此,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初中)写作教学规定的第一条课程目标就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阿•托尔斯泰作过这样的假设:如果把作家抛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一个人,身后的东西永远不能与世人见面,你是不是还会去写作?答案当然是“不写”。可见,没有读者,写作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任何没有考虑读者对象的写作行为,其本身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朱自清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老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因此,就培养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来说,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1. 意义略说

1.1 端正写作态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语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小学生初学写作,首先要做到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叶圣陶语)。目前中学生作文不诚实的现象较普遍:一是心口不一,发表思想、情感带有虚夸、矫饰、做作;二是不知以为知,以幼稚的主观臆想代替生活经验的不足。而心中有了读者就如同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一种无须强加的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会促使学生写出真实真切的能吸引或说服读者的文章。

1.2 促进学生做人。预设读者可以促进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可体现如何对待读者,如何对待所写的内容,培养起待人接物的良好品格。它要求学生作文把读者看作可信赖、可交流、可给予指导帮助的良师益友,要平等自然地说自己的心理话,而不要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而扭曲自己的写作。从对自己所写内容的态度来说,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情感投入的。学生写作,要想与读者沟通心灵,应先对所写内容倾注热情与兴趣,长此以往,可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

1.3 有利作文修改。叶(圣陶)老告诫我们,不论动笔之前还是写完之后,都要“多想想读者,多问问自己”。写作如同烧菜,哪有厨师只管自己烧菜,不问人们的味觉,不管食客的口胃的?预设读者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要做全面检查: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没有?这样说读者能不能准确理解?内容的详细程度、深浅水平以及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是不是让读者喜闻乐见?如有不合适之处,就应及时修改。比如你写文章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用了较多 “正话反说”、“直话曲说”的杂文笔法,即使同学知道你性格幽默,也总是不妥的,还需一番修改。

2. 方法刍议

2.1 设想自己为读者。写作中如能换个角度以读者的身份设身处地来写,更能够看出问题。比如写议论文可换位思考,以读者身份看思维是否深入,说理是否浮于表面,能让人信服吗?如不能说服自己,就要看那些地方分析未到位,你就要进一步论证分析。同理,记叙文叙事是否清晰明了,说明文是否将对象介绍清楚了,亦可用此法检验修改。

2.2 设想他人为读者。朱自清早就主张,学生的写作要以“报章化”为目标。这不是说每位学生要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而是指写作应有社会读者。报刊文章都能注意从自己的读者范围出发,在主题、材料、语言风格方面贴近读者大众。学生写作的“报章化”就是要达到与不同读者进行交际。这就要求动笔前预设自己文章的读者,考虑他们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使写作时能有的放矢。

2.3 设想教师为读者。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当然读者,这个读者有其特殊性,他更关心的是文章的技法和主题以及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这就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作文,揣摩老师的心理,但又不能一味地迎合教师,否则就失掉了个性,而无个性的文章恐怕也是老师所不欣赏的。

3. 实践浅谈

3.1 学生胸中有读者。要以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学会站在读者角度审视作文,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第一,要考虑与读者对象的心理距离,这是决定措辞和语气的关键因素。学生作文常预设身边熟悉的亲朋为读者,站在适当的心理距离去抒发真情实感,以引起共鸣。第二,表达方式得体与否要考虑读者对象的身份、地位乃至性别、年龄。语言表达中感情的浓淡,语体的端庄平实,议论的尖锐含蓄等,要因读者对象情况而定。第三,要考虑如何吸引或说服读者对象,实现作文的交际功能。作文内容的详略、立意的深浅、选材的变化等写作技巧的运用皆要从最佳角度达成此目标。

3.2 教师善引领示范。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以身示范,引领学生预设读者。第一,命题上要有意识地出一些学生便于确立读者的文题,要求学生动笔前设想读者。即使议论性的题目,也要求找出说服论辩的对象,以便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去论证。为使学生做到胸中有读者,可以要求学生在每篇作文的题目旁边写上“写给某某”。第二,写下水作文。教师要向学生显示有无读者意识其作文的差异,向学生示范针对性强的作文,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三,评点学生作文必须站在特定的读者角度。教师要将自己与学生作文针对的读者对象作换位思考,以明确的身份去审视和鉴赏作文,驱动学生养成预设读者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收稿日期:2009-10-25

猜你喜欢

预设对象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图说车事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