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2009-06-07付艳静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11期
关键词:鼓点节奏教学方法

付艳静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共通能力。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近两年,我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把我的心得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1. 相信学生能力,给学生最多的发言机会

我每堂课都给学生最多的发言机会,而不再采取以往“满堂灌” “一言堂”的形式。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会向学生提出诸如以下一些问题:“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谁来带领大家学习生字”“你觉得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故事这样结尾,你觉得满意不满意?” “你想对XX说什么?”,并给他们充足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有时候,一些同学的思想和语言的成熟让我感到惊讶。经过这样地训练,慢慢地,我发现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他们不再惧怕“难死小人”的作文了(他们是看图写话),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写出几句流利通顺的话来,其中还不乏精彩的语句呢。虽然他们才是二年级的学生,但个别同学的写作水平己经到了三四年级学生的水平。

2.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

a教学分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在备课时我有意识地编制和拟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学生来回答,简单问题让C类学生来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由B类学生来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再出现差等生无缘与教师对话的悲剧。

b评价分层,给每一位学生以信心。为了照顾差等生的自尊,重拾他们的自信,我采用了“对比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如在教学中,从基础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每个单元的考核,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予以激励评价,从而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

3. 连通多学科,创设精彩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只是靠一张嘴把该讲的知识讲给学生们,觉得自己很卖力,可收效却不高。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后,我明白了各个学科都是相通的,尤其是语文,更要加强和各学科的联系。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除了注意使自己的语言更精彩之外,还把音乐、美术、舞蹈、科学带进了课堂。比如在教学《荷叶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鼓点”“节奏”,我就给学生播放了带有鼓点节奏的音乐,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明白了什么是“欢乐的鼓点”“欢快的节奏”。然后我又让一个会跳舞的同学“伴着欢快的节奏跳起了欢乐的舞舞”。同学们在无比愉悦、兴奋的状态下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且印象深刻。

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我感到心情无比舒畅,教学也变得轻松了。它使我明白了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社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9-09-30

猜你喜欢

鼓点节奏教学方法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鼓魂
节奏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轻快漫舞
雨天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