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9-06-07蒋艳菊
蒋艳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巧设导入、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游戏贯穿、表扬与竞赛、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兴趣;激发素质教育
How exaltation is junior class student study mathematics of interest
Jiang Yan-ju
【Abstract】Today that is in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ow development student study mathematics of interest?The Qiao establish ducting, keep a view to play to show, begin operation, the game pierce through, give public recognition with contest, contact actual ……stir up a student study mathematics of interest, exaltation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Junior class mathematics interest;Stir up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乃是一种“苦役”。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转为学习的动机,是我们优化教学的前提,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学生爱学、会学、乐学会促进知识的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给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几点做法是:
1. 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一节课的好与不好,与导入有直接关系。一个好的开始,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如何在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我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1 故事引入新课。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利用这一点,经常在讲授新课前,讲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短小故事。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在唐僧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孙悟空与猪八戒去找吃的,结果孙悟空摘到了许多桃子,而猪八戒却两手空空。猪八戒很想吃桃,就对孙悟空说:“猴哥,快给两个桃给俺老猪吃,俺都快饿死了。”孙悟空笑笑说:“想吃桃也可以,但俺老孙先要考考你,你能答得出,我就分桃给你吃,答不出就别吃。”猪八戒点点头,孙悟空说:“我们每人吃四个桃,一共要多少个桃?吃六个呢?”猪八戒一时答不出来。故事讲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同学们,让我们快来帮帮猪八戒吧。”这样,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新授课。
1.2 设疑导入新课。
小学生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上新课前,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直观演示,以看促想带说,激发兴趣
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说理,是学生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幻灯、电脑)演示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有助于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中,以“看一一想一一说”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9的认识”时,我首先采用电脑动画演示“小朋友们排队打预防针”,让学生通过画面认真观察,口述题意:“有8个小朋友打针,有1位医生阿姨,一共有9个。小朋友们遵守纪律,不怕痛坚强勇敢。”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进行了素质教育。通过观察还使学生建立了鲜明而清晰的表象。并以想带说让学生用数字“9”来说一句话。如“我有9支铅笔、动物园里有9只小猴、天上飞着9只小鸟……”因为问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感兴趣,不仅有所思并有所表达。巩固了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演示,以具体形象的电教手段,引导刚入学不久的孩子用眼睛看、用脑想、用口述,调动和发展他们各种器官的功能参与到学习中。
3. 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心理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品格有着奇妙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才能自觉地思考问题,在思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学习作为乐趣。而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产生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这样,手、脑并用,从形象具体的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化难为易,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如《8的组成》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把8个圆片任意分成两部分,有的学生分成2和6,有的分成3和5,有的分成4和4,有的分成5和3……再让学生把两边的圆片合起来,然后启发学生讲述操作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手操作一一语言叙述一一揭示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他们的思维逐步抽象、逐步概括,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完善。
4. 游戏贯穿,激发兴趣
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但记忆短暂,注意力容易分散且疲劳。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劳逸结合,穿插一些游戏形式的练习题,供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这样的游戏形式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凑十法”时,采取把口诀编成儿歌:
“小朋友们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看大数分小数1凑9来2凑8
3凑7来 4凑6两5相凑就满十
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这样学生乐于学,又记得快。又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对口令、找朋友、击掌合数、夺红旗等活动,并开展“小小医生”诊所,为错误算式治病。使学生在乐中、玩中巩固和掌握知识。
5. 表扬、竞赛,激发兴趣
适当的表扬与竞赛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通过个人、小组、班
级。甚至年级之间的竞赛来强化兴趣,保持兴趣,促进学习。如:个人、小组之间的数学竞赛中优胜者代表班级参加年级的数学竞赛。使学生产生责任感、成功感。长此以往胜者表扬,败者鼓励,创造条件下次再战直至成功。能使学生形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6. 要多鼓励,少批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跟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荣辱感和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激发出新的思考能源。
在教学中,例如批发作业时,对的部分可用“∨”;不妥的地方,可以指出“病因”,给学生以更正的机会,而不用“×”作“终审判决”。批语要用激励性语言,而不用刺激性语言,测试成绩可用等级制评价,避免学生因几分之差造成心理上不平衡。这样,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7. 结合知识,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过于单调,单一地传授知识,不与实际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不同的两个班都是讲授“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在一个班一开始我就提出“老师现在要把这24本作业本分给我们班12位同学,该怎样分呢?大家快帮老师想想办法。”同学们可积极了,纷纷献策。有的说先每人分一本,剩下的再分;有的说每人分两本,直接把作业分完了。但他们一致认为,大家分得要一样多,这才公平。我因势利导,告诉他们这就是“平均分”。尔后学生对“平均分”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而在另一个班没有提出那样的问题,一开始就按照书本知识讲,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习它有什么用,结果效果很差。可见,结合知识,联系实际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通过教学尝试,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效与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收稿日期: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