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2009-06-07李秋藏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11期
关键词:认真学习语言艺术谈话

李秋藏

当了几年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一句话,一个意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因素。

记得在我刚毕业那年所教的一个班上,有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后进的学生。一次,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 “ 不认真学习,不守纪律,不争气,永远也学不好 ” 等等。当时我想:这样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一顿,他可能会认识到自己不求上进的严重后果,从而会产生一种上进的欲望。可是,事与愿违,从此以后,他不但没进步,反而更坏了。是什么原因呢?我摸不透他的心理,找他谈话,这个学生开始不吭声,最后满腹怨气地说: “ 我反正学不好,学了也没用! ” 我问: “ 你怎么知道自己学不好呢! ” 不料,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 你上次不是说我永远学不好嘛。 ”

听了他的话,我深感自己教育的不妥,使他不但没有产生上进的愿望,反而挫伤了他的积极性。 我连忙说: “ 老师那是激将法,想刺激你,让你进步,没想到你没有理解老师的真正意图,都是老师没说清楚惹的祸。以后只要你肯认真学习,克服过去的不足,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 他听了我的话后,高兴地说: “ 谢谢老师!我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 ” 从此,他在学习和纪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常言道,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做到 “ 真、准、亲 ” ,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 真 ” ,就是教师要有真情实感,不虚伪,不造作。正如赞科夫所说: “ 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觉,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加到谈话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

“ 准 ” ,即针对性。语文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个别教育,所用的语言也必须因人而异。如同样是鼓励的语言,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有益的手段,而对骄傲的学生则可能产生副作用。又如公开责备,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学生可能是必要的,但对那些情感脆弱,自尊心强或偶犯错误的学生则往往是不适宜的。

“ 亲 ” ,即说话语气要亲切、柔软,但不失庄重感。尤其对后进生更要 “ 亲 ” ,亲切的话语可以温暖他们的心,点燃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如别林斯基所说,充满亲切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缺乏亲切的语言,会把颠扑不来的一些真理,搞成冷酷的、僵化的训诫,使语言对意识的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尤其是一门艺术。恰当的运用自己的语言,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和各位同仁共勉。

收稿日期:2009-09-30

猜你喜欢

认真学习语言艺术谈话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上课了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萌”照指南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