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价烟在欧美没人卖

2009-06-05

环球时报 2009-06-05
关键词:盒装瘾君子公共场合

本报驻加拿大、俄罗斯特约记者 陶短房 赵汉臣

和中国动辄上百元一盒的高档烟、精品烟、礼品烟不同,高价烟在国外似乎并不流行。由于工艺的需要,特醇型、雪茄口味的香烟比一般烤烟型更贵一些,但价格差距并不大,如特醇型“555”在迪拜的售价(免税)为33.50美元/10盒,而普通“555”则为32.50美元/10盒。特醇型比普通型每盒只贵不到人民币1元;雪茄型、烟斗丝型的所谓“顶级烟”,价格也不过是同品牌普通烟的1倍左右。

国内的“精品烟”很大程度上并非烟本身价值连城,而是礼品化包装所提供的附加值,而国外香烟在礼品化包装方面并无多少花哨,价格也并不离谱,如“555”和“KENT”的宽版20盒装,价格是常规10盒装的2倍,而“HILTON”半条装,价格也就是常规1条(1条相当于10盒)装的一半。

高价烟传统上最大的消费群体是行政消费,传统上欧美政府机关、议会的确是瘾君子集中的场合,但近年来欧美各国行政机关普遍禁烟,瘾君子们遮遮掩掩还恐不及,又哪里有心思炫耀什么“珍藏版”的高价烟?在美国,行政场所禁烟的州已达22个;加拿大立法规定,任何国家机构内部和门口吸烟均属违法;法国和英国在2008年先后宣布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

在中国,给尊长、领导和朋友送烟,是高价烟的重要去处。但在欧美等国,社会逐渐认识到,香烟并非公共享受品,而是社会公害,认识到送人香烟等于送人毒药,等于送麻烦。在这种情况下, 公关或者送礼品,就不会选择香烟这样别扭的东西。加上各国的禁烟令越来越严格,许多城市不仅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娱乐场所和交通工具上吸烟,甚至打算将禁烟推广到私人住宅范畴。尽管不少瘾君子还在以“个人自由”为挡箭牌拼命抵抗,香烟消费总量并无明显下跌,但高档烟、礼品烟的生存空间却被大大压缩了。

其实二战后至上世纪70、80年代,高档烟在西方还是颇有市场,一些跨国公司都曾推出过一系列高价烟特制产品。但随着“烟文化”的移风易俗,香烟既不能作为“行政烟”公款消费,又不再具备礼品价值,吸烟逐渐从一种社会交际辅助手段,退化为“不可告人”的纯粹个人习惯,如此一来,高附加值、礼品性的高价烟,也便逐渐风光不再了。

俄罗斯是继美国、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烟草市场。如果按照俄罗斯总人口1.4亿来计算,那么平均每人每天要抽将近7根烟。不过,据《俄罗斯商务咨询报》报道,占据俄香烟市场约1/4份额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宣布,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高档烟,即每包价格在24卢布(约合0.8美元)以上,对俄发货量同比减少了6%。其中,万宝路牌香烟的发货量同比下降14.8%。中档价格的香烟需求也出现了下降,比如切斯特菲尔德牌香烟的发货量同比减少了6.8%。而诸如Bond牌等低档烟的发货量却同比上升27.7%。▲

猜你喜欢

盒装瘾君子公共场合
锐词
菲律宾·马尼拉
茶叶罐盒装
跟踪导练(二)
公共场所的英语翻译拾零
韩“盒装拉面”热销俄罗斯
“我为裸奔狂”
藏着菜刀去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