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问”与“答”
2009-06-05王冠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9期
王 冠
古诗中有许多含有“问”与“答”的句子。或为诗意所需,或为字数所限,“问答”可有可无,出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现选录几例供大家欣赏。
有问无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问句出现在诗的末尾,并无回答,像是在问“明月”,又像是在问自己,把深切的思乡之情充分表现了出来。
无问有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诗句好像是在一问一答,但谁在问,问什么却被省略了。问者是作者自己不言而喻,问什么只好读者自己到诗句中去想象了。既然童子“言师采药去”,那作者一定是在问“你师傅去哪里了?”问答别具一格。
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问得奇特,答得巧妙,把“二月春风”想象成能工巧匠,把树叶想象成经过巧匠剪裁的艺术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赞美之情。
答在问中“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诗歌结尾是个反问句,只问不答,答在问中,阐述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打仗的目的在于制止侵略,而不在于多杀人。诗句采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作者的这种思想。
动作代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前句作者在问牧童“哪里有酒家?”而牧童并未开口,只是“遥指”,用动作代替回答。“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巧妙的“回答”耐人寻味。诗人有没有去杏花村饮酒呢?这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