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本最低的改革
2009-06-04刘山鹰
刘山鹰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不少人认为,改革开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国创造了近30年来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政治领域,改革步伐显得滞后,导致贫富分化,腐败蔓延,特殊利益集团坐大,客观上又给改革制造了更大的阻碍。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真正的改革是从政治开始的”,这一点笔者完全同意。
首先,执政党政治路线的改变带动了社会发展整体性的转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执政党政治路线的转变,可以说是建国以来中国政治的最大变革,它把社会拉回到发展经济和生产力的正常轨道。没有政治路线的变革这个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就失去了30年经济改革的起点。
其次,废除干部终身制和实行选拔干部的“四化”方针,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生力军。这是一次政治权力的群体性大转移,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政治胆识,是难以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第三。恢复高考和大规模的平反摘帽造就了改革开放的铁杆支持者,大规模平等运动使“血统论”、“出身论”、“等级论”成为历史陈迹,为改革铺设了肥沃的政治土壤。
不过,说中国先有了政治民主然后才有经济改革,这是笔者有所保留的。政治改革不等于民主改革,将两者混为一谈,就降低了中国进行民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民主制度最关键的是国家公权力的民主产生及接受民主监督,民主政治最核心的关注点在于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力运行是否透明、合法、公正。判断一个国家民主改革的成效。最主要的依据是国家权力是否民主运行。
如果要对中国这30年的政治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那就是:有政治改革,但民主改革尚有欠缺。
30年来中国政治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但需要正视的是,这些政治改革所积聚的资源正逐渐消耗,剩余的资源无力支撑今后中国的健康发展。因为上述政治改革而获得利益的群体,有的甚至成了进一步改革的阻碍力量,这些人享受着垄断权力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对广大群众的民主呼声充耳不闻。
30年来中国在民主制度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多种制度的建立或完善都代表着民主政治向前迈进的努力。但是,民主政治不仅仅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一整套制度体系能够良性运转。不能良性运转的民主制度,不过是一件民主的外套。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并不缺乏自己的一套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关键在于怎样去完善和落实。
我并不认为中国现行的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在本质上有反民主的地方。中国目前最切实的民主改革任务是循“民”求实。这里的“民”是指中国现行的民主政治制度设计,循“民”求实就是循着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之名,去求中国民主制度之落实。中国已找到了自己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所以,中国的民主改革不是重新设计一套制度,而是落实现有的制度。落实就是改革,改革就是落实。这样的改革既承接历史,又看到清晰的未来,还能保持国家的稳定,是目前为止可见的成本最低的改革。
(摘自《同舟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