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电气控制》课程开放式教学应用研究
2009-06-04杨肇元
摘要: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开放式教学是高职技能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本文介绍了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和在高职课程中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制约因素,并阐述了如何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中进行开放式教学。
关键词:高职;建筑电气控制;开放式教学;应用
教育部提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高职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中行进,高职的技能型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人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同行进行探讨。
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目前,关于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作为一名高职教师,笔者的体会是:开放式教学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开放;开放的基本原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具体开放方式应结合课程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师自身条件、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意愿等灵活进行。
如何实行开放式教学
高职教育阶段主要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部分高职生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技能课程如采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职技能课程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高职教育的必然。笔者任教的《建筑电气控制》课程为技能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为主、以课本和教师讲授为主、以电路控制原理分析为主,课程考核以理论笔试为主,课程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显然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人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教学内容的开放 高职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开放性。横向能使课程与相关专业知识进行链接,纵向能使课程与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链接。笔者任教的《建筑电气控制》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具备建筑电气控制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的能力,需要学生横向结合电工技术、电机、供配电等知识,同时需要学生纵向结合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电梯等知识。《建筑电气控制》教材内容一般按低压电器、基本控制电路、常用控制电路顺序编排,传统的教学按教材内容顺序进行,因此,在教学初期“低压电器、基本控制电路”内容学习时,教师只能以理论讲授电器结构原理、电路控制原理为主,偶尔通过图片、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状态。到“常用控制电路”部分的电路分析和操作时,学生往往处于理论与实际分离的状态,最后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进行电路分析,却难以进行简单电路的连接,对电路故障更是无从下手。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有关知识均处于不连续和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状态下,学生缺乏把电器元件等实物与控制理论相联系的学习主线,从而感觉课程学习很困难,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中,笔者讲课时不以教材顺序为主,不以理论分析为先,而是从实际专业问题入手。例如,开课之初,笔者直接以建筑设备中最简单的“建筑排水设备电气控制”为学习初始阶段任务和学习主线,要求学生应用之前学过的建筑排水、建筑供配电等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并连接建筑排水电气控制装置实现控制。从“如何实现电动机的开停”到“如何实现远程手动控制”、“如何实现排水自动控制”、“如何实现降压起动”,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并进行完善。通过学习和动手制作,控制电路从学生自己最初的想象到最后逐步接近实际应用。教学以用为先,先会用后了解。这样以实际应用实例为阶段学习主线,学生的学习目标一开始就十分清晰,学习任务变得具体、实用、有趣,围绕有趣而实用的学习任务,学生就乐意自觉地进行各种相关知识的学习,自觉地了解各种低压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的开放 要使教学内容更接近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十分重要。教材内容一般无法及时紧跟实践,部分内容可能过时。教学如果过于依赖教材,与高职学生要求直接进入应用的想法就会相距甚远,学生时常会对所教的内容怀有学后是否有用的疑问,无法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只有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促进教学内容与实践同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笔者在课程刚开始就安排学生到高层建筑的供排水、消防控制机房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演示设备的作用和运行条件,使学生对建筑设备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观认识,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在随后的教学内容中,尽可能以学生看到的实例为参照,使学生有学用一致的感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理论和操作学习的中后期,时常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对实际建筑设备(如供水、消防设备)进行实地操作,甚至可以让部分学生进行故障排除操作,这样有利于学生适应从学习到应用环节的过渡。
教学形式的开放 教学形式是教与学关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进程的方式。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的开放,才能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目前,高职课程教学大部分按时间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两个阶段,且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并不明显。笔者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开放式教学尝试中,将整个教学过程规划为四个阶段(见表1)。教学的每个阶段均有具体的案例和明确的目标,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每一个阶段开始时,教师通过讲授和操作演示,提示学生进行本阶段学习的主线、一般步骤、方法,教学均在实验室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学、边讨论、边操作。整个过程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自身习惯,自主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操作,教师主要进行学习进度规划、学习方法引导、理论讲授、解疑、归纳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点评和评价等工作。教学形式有讲授、自学、操作、解疑、总结、点评等多种方式,学生每个阶段均须提交阶段学习书面报告,归纳总结阶段学习内容和问题。从效果上看,在学习要求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学形式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体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任务自主规划能力、创新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课程考核的开放 课程考核既是教学的总结,也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就必须与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相一致,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教学形式需要不同的考核方式。《建筑电气控制》课程考核,笔者采用阶段性考核与期未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放在阶段性考核上。阶段性考核把学生每一个阶段学习中的电气控制装置设计与制作能力、阶段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阶段考核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考核内容分基本要求和自主提高两部分。基本要求要兼顾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自主提高部分是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挥能力的空间。期未考核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电气控制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教学中,学、做、考相一致,学生没有考核负担,只要按要求进行学习和操作,就一定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也一定能通过课程考核。
开放式教学的制约因素
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开放教学的尝试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制约因素。(1)教师自身因素。教师除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必须具有必要的专业操作能力,并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环节,否则教师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组织工作,更谈不上教学效果。(2)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对本专业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愿意独立自主地进行包括操作方面在内的学习,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是无法进行的。(3)教学设备、设施因素。开放式教学是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离开教学设备、设施等基本的教学条件,教学将无法进行。(4)教学环境因素。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刚进入高职的学生一般学习主动性不强,如果大部分课程讲授还停留于被动的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就停留在被动、缺乏自主的学习习惯中,个别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效果就难以真正体现。
开放式教学是高职技能课程教学变革之路,有效的开放原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必须与整个专业教学环境相容。
参考文献:
[1]文艺.开放式教学:培养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开发技能[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2]黄文新,朱学忠,刘闯.“电机学”开放式教学的创新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12).
[3]季翔.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4]武峭山.论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
杨肇元,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