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育运用“魅力教学”的构想
2009-06-04朱国武王宇苓
朱国武 王宇苓
摘要:分析了当前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的概念,对其内涵、必要性以及数学教育中推行“魅力教学”的构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理论构想;应试
数学教育 “魅力教学”的出发点
数学教育,不仅对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还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英国最近的一份报告表明,那些中学毕业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导致纳税人每年付出24亿英镑的沉重代价。
我国目前的数学教学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禁锢于教学大纲所涉及的知识重点,缺乏创新和个性,很容易造成一个结果:即原本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原本就厌烦学习数学的学生,则失去自信,进而产生放弃学习数学的心理。不论应试成绩的高低,大部分学生在这种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失去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这对于他们后来的学习与成长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而且要将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推行“魅力教学”,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的内涵
概括当今学术界对于“魅力教学”的探索总结,多将“魅力”一词的内涵局限于教师身上,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以及设置的教学主题所体现出的一种教学魅力。少数研究成果将“魅力”延伸至知识本身,但多局限于人文教育。针对数学教学的“魅力教学”方案则寥寥无几。
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学,近年来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对教学实践的感悟,对数学教育的“魅力教学”内涵的理解逐渐清晰。笔者认为,“魅力教学”是素质教育和兴趣培养的一种升华,其实质与素质教育和兴趣培养的出发点相同,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魅力教学”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向学生最大程度地展现知识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将产生强烈催化作用,形成“质”的飞跃。而对于数学教育来说,“魅力教学”所期待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寻找到数学这一学科所蕴含的魅力并被其感染,进而对学习产生热情,获得学习灵感的迸发,使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全面提升,并获得成就感。但是,受长期以来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数学学科本身的理性化思维模式以及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的推行难度很大。但正因为有难度,其相关研究才有珍贵价值。
数学教育“魅力教学”构想
要实现数学教育中的“魅力教学”,需要对数学教学做出一系列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明确培养目标 推行“魅力教学”,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数学教师要跳出应试教育长久以来形成的“唯分数论”的培养目标,正视数学教学大纲明确的培养目标,并将其升华为“魅力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将其概括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所必需的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形成有利于学生一生学习的数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推行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的重要前提。
把握教学细节 注重对数学教学的细节把握,是“魅力教学”的一种体现。例如,在习题或作业中,引入包含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点的趣味思考题。这样的思考题较一般习题更具趣味性和难度,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乐于接受。通过解题,学生能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增加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某个以数学家命名的公式及定理时,可从这位科学家的生平、轶事、数学贡献、代表例题中选取有助于知识点学习的部分介绍给学生,也许仅仅是数学家说过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故事,便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与“魅力教学”是相悖的。所以,通过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来达到“魅力教学”的效果,保证“魅力教学”的良性运行,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互动教学是达成“魅力教学”的有效手段。这里可以采取多种互动教学模式。在此列举两种:(1)当堂检测:对上次课所讲的知识点,教师进行总结提炼,拟出填空、选择、判断、解析等各种题型,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指定学生前来解题,之后,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提出新的问题由学生来解答。根据黑板容量,一轮可以供4名学生解答4道题,15分钟约可进行2轮,共8道习题可考查8名学生。(2)分组测验: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以组为单位共同解答1份试卷,试卷可以是教师自己拟定的针对某一知识点的题型汇总,也可以是包含知识点较多的综合试卷。试卷人手一份,但每组的每个学生分别负责不同题型。全部完成后,教师对每组的试卷当场进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由学生解答。然后,根据各组完成的时间、正确率等标准对小组进行评分。分组测验适合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总结性考察,可用1课时完成。类似的互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习自豪感,同时,便于教师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追踪其学习状态的变化,从而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促使“魅力教学”随时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避免脱离正常轨道。
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教师是“魅力教学”实现的最终落实人,作为数学教师,要将数学的魅力展示给学生,必须以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为前提。教学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和激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学生一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再以自己体会到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专业知识,而且要对数学家、数学发展史以及最新的数学科研成果有所了解,以便于在教学中与“魅力教学”进行合理搭配。这些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功夫。其次,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养成,做有独特风格的教师。要阅读与数学教育相关的书籍、剪报、影视作品,从中汲取养分,取其精华,使教师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品味、思想。一个有独特魅力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就算是讲授最枯燥的知识,也有办法让学生爱听,何况根本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专业知识的魅力。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对于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超常能力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其才华和兴趣得到尽情的施展。而对于不喜欢数学的学生,要耐心、细心地引导,保证使其不掉队。
开设数学“魅力教学”实验班 “魅力教学”的推行必须按部就班,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开设实验班级是尝试新式教学、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开设数学“魅力教学”实验班的同时,还可以组建数学“魅力教学”科研小组,由小组内的教师负责实验班级的教学,小组内的研究人员对教学情况要随时跟进,并做出及时调整和总结。
教材与教学课件的编写和推广 “魅力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一定规模后,可组织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数学“魅力教学”配套教材以及制做教学课件。配套教材应结合数学教学大纲,从数学教学导向、知识侧重点、编写模式和顺序、排版、插图、习题选取等方面,体现“魅力教学”的内涵。教学课件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灵活性和示范性,力求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魅力教学”课件供教师使用。
数学教育的“魅力教学”与应试
考试是考察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的必要手段。
应试教育,虽然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教学,但却往往因为过于注重应试结果,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无奈经历,到考试时,学生已经身心俱疲。数学教育“魅力教学”注重的是带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的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更灵活、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
在数学教育“魅力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展现教学魅力的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考试的魅力”,让学生不惧怕考试,把考试当考验自己、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做到:
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海量练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点和解题套路加以熟练和强化,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习题过多,质量不能保证,代表性不强、考查点不明确,题目过难或过易,会致使学生思维发散。另一方面,超过强度的数学测验,会使学生丧失解题的兴趣,抑制解题的创造性,而形成固定思路,造成学生在应试时缺乏应变能力。所以,教师应精心挑选习题,并控制习题强度,给学生休息的时间,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吸收并消化解题中的经验心得。
自拟题目,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测验 首先,测验要体现质量,质量的体现不是追求难度,而是追求角度。题目的拟定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其次,要控制题量,题目过多会使学生厌烦,注意力分散,降低思考质量,哪怕只有一个测验题目,只要是精心雕琢,学生也能在解题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收获。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心态 良好的心态对于应试至关重要。在平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态。首先,教师要传达给学生一种不以分数论成败的价值观,对分数不应过分强调,不搞成绩排名。一些小的测验,甚至可以将分数淡化,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题方法上。其次,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学习目标瞄向更高的追求,这需要教师通过课堂上下与学生交流来帮助学生。
数学教育“魅力教学”的推行实施,必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其间需要学校领导层、地方乃至中央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教学改革给予政策和配套设施建设上的支持。需要包括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学校教育管理者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仅凭少数人的努力,数学教育的“魅力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无从形成清晰的实践方案,便难以改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康身.数学的魅力[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吴媛.构建合作学习模式体现数学教学魅力[J].新教育,2007,(10).
[3]曹一呜.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作者简介:
朱国武(1963—),男,浙江义乌市第四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尚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