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改革

2009-06-04成海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大学语文高职

摘要:在职教领域,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不被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中《红楼梦》一课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以此为例,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改革

《大学语文》教材

《宝玉挨打》的课堂设计

激趣阶段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在屏幕慢速、逐一投影出一系列人物画像(教师备课时精心搜集的《红楼梦》中宝玉及金陵十二钗),并提问:“看看谁能猜出她们分别是谁并准确说出她们的名字。”该问题设计的目的有两点:(1)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斗志。由此快速、高效地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去。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讲名著就要学生先行阅读的沉闷课堂教学氛围。(2)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沟通交流能力。对于已经接受过高中教育的高职学生而言,《红楼梦》中的一些篇目肯定已学过,也了解了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但大部分学生的了解还欠全面、欠深入。面对一组生动形象的人物画像,学生会猜测出不同的答案,这不仅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需要学生调动原有的人物认识和积累的相关知识去做判断、鉴别。对于不确定的答案,他们还会彼此交流看法,聆听他人的意见并作进一步的判断。激趣阶段显见的目的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心理基础。但在此处,教师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带入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在此阶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画面和问题的设计,问浅了,学生觉得问题无聊、教师没水平,会不屑于搭理;问深了,学生回答不上来,课堂冷场,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样达不到激趣的目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比较下面的画面设计和问题设计,其效果就相对欠佳。画面设计:呈现一本经典的书籍——《红楼梦》,设计问题一:“同学们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吗?”这个问题就问浅了,学生感觉你把他们当成了白痴;设计问题二:“大家都看过这部书吗?以它来改编拍摄的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吗?”这个问题没有多少思考价值,闭上眼睛说实话就行了;设计问题三:“你们喜欢看这部书吗?谁能说说书中人物的动人故事?”这个问题问的范围太大,回答的弹性太大,让人感觉一时无从说起,要遇上个“红楼迷”,也可能会娓娓道来,到下课问题还没回答完。

任务布置阶段 此阶段,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篇目的内容,设计若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开展学习。其操作步骤如下:(1)教师承上启下发问。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的画像,这12个生活在封建时代深院豪门里的女性,以你的眼光看,你最喜欢哪一个?(2)根据每个学生的答案将学生现场分组。(3)分组后,教师布置每组必须完成的任务:①以你喜欢的人物名字命名该组,课堂交流时表明身份,如“黛玉组”、“湘云组”等。②网络搜索该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轶事,了解该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在认识、了解该人物的基础上重新选择是否还喜欢她,说出喜欢或不再喜欢的理由,要求有理有据。④阅读教材选文,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依你看,宝玉是否该打?如果宝玉是你的孩子,你会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件事情?⑤阅读教材选文,在宝玉挨打时和挨打后,好几个女人哭了,试比较描写她们哭态的句子,判断各人的地位及性格特征。此阶段采取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是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任务量和难度要适中,任务内容要明确,任务要求要清楚,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二是要根据学生水平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给出提示,比如提示任务分工建议、资料搜索工具、相关网站网址、信息搜集与整理的技巧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怎么做”,其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展开。(4)各组获取学习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后,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任务准备与完成阶段 任务准备包括:组内人员分工与合作的准备、场地及使用工具的准备、相关信息与佐证材料的准备等。此阶段名为“准备”,实则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次重点,它可以较为全面地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字加工整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轻视此准备过程。任务完成阶段,教师要注意:首先,要跟进检查,及时了解各小组任务完成的进度和完成的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其次,对任务完成较慢的小组给予必要的现场指导,对偏题或跑题的趋势予以及时的提示和调节,帮助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再次,对学生在此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提前有所准备,有相应的对策,能协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此阶段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反映到下一个环节,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课堂效果。

交流分享学习阶段 交流分享阶段是本次课的重头戏,其主要操作步骤是:(1)各组推选发言人一名,代表本组表明观点或看法,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能打动或说服听众为最佳。交流形式除主讲外,还鼓励灵活创新,可配合自制的专题电子文档资料等进行介绍和解说,各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另配电脑操作员、记录员等其他角色。(2)其他各组注意做好聆听和记录工作,充分收集对方给予的信息和知识,或补充,或纠正自己的认识,或捕捉对方发言的错、漏,及时修改、调整本组的发言汇报材料。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提高认识、不断丰富知识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聆听能力、思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能得到较为充分、较为实在的锻炼,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学生将来不可或缺的职业核心能力。(3)教师在学生发言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当组织者、听众、导引员、裁判等多重角色,要引导学生在一个课堂专题之下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整个交流、分享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本身有扎实、良好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有灵活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及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把握能力,课堂也许会失控,变得混乱;没有开放的心态,也许难以接受学生的“离经叛道”和“胡言乱语”;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就无从辨真伪;没有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头脑,就难以应对随时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总结提升阶段 总结提升阶段是实施一次完整课堂教学的需要,其具体内容和操作可以视上一阶段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前面的发言、讨论已经比较深入和充分,那么教师只需要指导学生对观点和认识加以概括、整理,使大量的知识信息系统化、条理清晰,便于记忆,更便于运用。如果前面的发言、讨论不尽如人意,则此阶段教师就要“纠错”(错误的认识和信息)、或“补漏”(被忽略的重要知识和信息)、或“引领”(必须掌握的、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或“提升”(深层的、更高的、更新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适量设计一些课外任务,以帮助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思考与启迪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这样一些改革和创新。

以学生为主的“学”替代了以教师为主的“教” 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不再是单纯地听、记、抄,他们必须要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寻找、自己甄别和判断,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更多地是靠自己,靠相互的帮忙合作,再没有教师加工好的、现成的东西摆在面前,自己不去做就会“饿死”,自己只要积极、勤快就会收获甚丰。这种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自主学习课堂,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以“能力的培养”替代了“知识的积累” 以往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比较强调知识的积累,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为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记录,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除了“记”就是“背”,所以,他们厌倦语文,觉得语文越来越没用,他们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语文能力去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以任务为导向来设计的新的语文课堂,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它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平台,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更要具备获取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掌握获取这些知识的渠道和方法。它让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同时知道如何更多、更好地去习得知识。职业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养成,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以连贯的课堂任务涵盖了独立、分散的知识点 根据既定篇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去设计课堂教学任务,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文科课程不比工科,《语文》课要把一个个知识点设计为课堂教学任务有较大的难度,如果要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完成、量度适中、难度适中、有针对性、有趣味性、有实用价值的课堂教学任务,更是难上加难。不花心思、因循守旧地教学,最终就会使《语文》在职业教育中变得不合时宜、无足轻重。比如,让学生“快速浏览《红楼梦》全书,了解其主要人物及故事”,这可以作为一个任务,但它设计出来却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完成,即使把该任务缩减为“阅读一章”,学生也不好完成。又比如,将任务设计为“搜索并阅读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任务设计表面看似乎是把一些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了,但实际上,任务内容空洞,且前后没有必然的连贯,学生不看专家的评论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学生也可以看了专家的评论之后,说“我完全赞同某人的看法”,而不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任务就大打折扣。

学习内容多元化,交流方式多样化,提高了课堂互动效率 不少教师对课堂互动都有认识和研究,笔者认为课堂互动需要凭借一些手段和技巧才能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而不只是表面的热闹。比如,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理解为课堂互动,以为自己问得多、学生答得响就是互动的效果好,这是对互动的误解。真正的互动,不是教师把自己该讲、该做的事转嫁给学生去讲、去做,而是要大家共同参与、彼此互相启发,相互交流协作,所以,真正的互动是每一个人不但要动嘴巴说,还要动脑筋想、动手去做、动心去感悟和体验。正因为互动的课堂是大家参与、集思广益的课堂,所以,它需要有开放的态度,允许多元化的学习和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表达。在这样的课堂中,你的思维是自由自主的,你可以喜欢林黛玉,你也可以不喜欢林黛玉;你可以把你喜欢的林黛玉画出来,你也可以把她说出来、唱出来、写出来。试想,如果一堂课大家都只能谈林黛玉而不许谈薛宝钗,那也许有人能动起来,而有人就动不起来了;又或者只允许你说,而不让你看,不让你摸,这样的课堂再热闹也会显得单调,互动的效果肯定会受影响。

通过对《大学语文》课《宝玉挨打》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职业教育中的确存在着“基础课程不如专业课程重要”的错误认识,已经出现不断压缩基础课程去弥补专业课程课时不足的现象。但是人才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如果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基础课程的作用,教师就必须有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要牢记“教无定法”,科学地重组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不断摸索、创新出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语文等基础学科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松泉,王柏勋.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信息处理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自我学习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人合作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孟宪平.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J].职教通讯,2002,(1).

作者简介:

成海涛(1970—),女,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大学语文高职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