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认攀登莫问高
2009-06-04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是“东汽精神”的不竭动力,鞭策着一代代东汽人探索、实践、创造。正因为如此,东汽人才凤凰涅槃,在地震留下的废墟上迅速恢复生产,在大灾之年创造辉煌业绩。
在东汽人的“企业语言”中,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推进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市场创新应对金融危机,推进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创新使他们在漫漫征途中树立起企业发展壮大的里程标志。
在铸造一个个里程碑的背后,是一群称自己为“东汽人”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东汽才能在行业内领先,才能占领一个个技术高峰,才能在地震后迅速站起,才能在金融嚴冬中毅然挺立。
30万、60万、100万,一个个里程碑这样铸就
“30万、60万、100万”,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得较多的词。
它们不是财务数字。在外人听来,也许不以为然,可在东汽人以及了解东汽的人看来,它们不只是数字,其背后蕴含着让东汽坚强、让东汽永不言弃的“精、气、神”。
在东汽人眼中,东汽第一任厂长丁一倔强而执著地带领干部职工历时8年、自主研发30万千瓦汽轮机组,依然是“东汽精神”里程碑式的象征。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30万千瓦火电机组。东汽人从零开始进行研发。
那几年,东汽任务很少,资金紧张,但是,东汽人勒紧裤带,自筹数百万科研经费进行研制,到1980年,大部分关键部件已研制成功。
就在这时,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引进全套30万、60万千瓦机组,由上汽和哈汽定点制造,要求东汽“停止30万千瓦机组试制工作”。东汽试制多年的30万千瓦机组面临“难产”!
这一声“停”对于东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在全厂的干部会议上,身穿灰色工作服、白发依稀的丁一噙着泪水,肃然地坐在简陋的主席台上。
“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丁一沉重地表态。
尽管1980年、1981年、1982年,是东汽最困难的3年,但东汽人憋足劲,想尽一切办法让研制继续。
1983年,东汽终于成功研制出了30万千瓦机组,并定点山东黄台电厂。
但困难接踵而来:电厂要求必须在厂内试车并每分钟转到3000转——这种出厂前的空负荷试车风险非常大,在国际上尚无先例。但东汽干部职工在技术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成功地进行了试车。
这台机组的诞生,缩短了国产化大型机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东汽人深知,一切进步和发展总是孕育在不断开拓创新与勇于前行之中的。对于东汽,30万千瓦不是终极目标,他们高瞻远瞩地把目光投向了更大功率机组——60万千瓦汽轮机。
1996年11月、1997年11月,两台60万千瓦的亚临界汽轮机组分别在邹县电厂成功投运,并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从此,东汽与哈汽、上汽平分秋色,不仅形成了国内电力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在国外市场开拓了新天地。
2001年5月25日,全国水电工会、全国火电大机组专家秘书处总结表彰大会在浙江召开,桂冠究竟花落谁家?
结果出来了,特等奖;东汽与日立公司合作设计、生产的山东邹县发电厂5号机组!而随后亮相的一等奖更让人惊讶;仍然是东汽与日立公司合作设计、生产的产品——山东邹县发电厂6号机组。
喜讯传回东汽,全厂上下沸腾了。60万千瓦,对东汽人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量化分工”,而是又一个决定东汽发展局面的“里程碑”。
100万千瓦的研制历程同样激励着东汽昂首前行,体现着东汽发展过程中的“精、气、神”……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东汽自主研发的30万千瓦机组已经提升研发至第10代系列。当年第一台机组通过改造已脱胎换骨,而作为机组“心脏”的转子则被运回厂内,作为“雕塑”安放在厂区里,成为东汽人自主创新的历史见证。
30万、60万、100万……东汽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成为了国内火电机组生产研发的领头羊。
未雨绸缪,“多电并举”让东汽沉着应战
在东汽发展渐入佳境时,决策者并不满足既有业绩,他们将目光放得更远。
“除了火电,我们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领域同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东汽总经理助理、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说。
从我国汽轮机研制和生产的历史过程来看,全面研发大型发电设备本身起步较晚,大型火电、核电、气电、风电机组的研发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近10年乃至20年的明显差距。
如何加快我国加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与国际接轨?
经过多次技术引进之后的东汽得出的结论是: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到的,用市场也换不来,只靠引进模仿更不是治本之策和根本出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速国产化进程。
于是,在传统的火力发电机组站稳市场时,东汽提出“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发展宗旨,把目光投向绿色环保型能源开发,以大容量机组和新产品、可再生能源为主,以小功率机组为辅,重点扩大火电、风电、燃机市场,积极向太阳能和海水淡化等朝阳行业拓展。东汽走出了一条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多电并举”的兴盛之路。
“多电并举”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让东汽在剧烈的市场变动中始终占据主动。地震后,东汽传统火电受损严重,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发电量萎缩,电力公司新建电站势头减弱,东汽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大风电、核电发展力度,使企业在恢复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能够保持稳步发展。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地震前东汽就占据了大型汽轮机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风力发电又成为东汽另一个重要产业板块,经济规模不亚于汽轮机。在核电方面,已形成年产4台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制造能力。
长期的自主创新,让东汽产品在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当特大地震使东汽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东汽依然昂首屹立;当同类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中备受煎熬时,东汽的订单却源源不断。
“多电并举”——东汽这一未雨绸缪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称自己为“东汽人”的他们,写就了“东方不败”的神话
东汽有一个绰号叫“东方不败”,说的是东汽建厂40多年来,从来没有亏损过,投资的项目也是投资一个成功一个,从不失手。地震后能迅速恢复重建,金融危机时订单有增无减,更让“东方不败”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这里面似乎透着一股“邪劲”。而东汽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一个强大的队伍。能铸就一个个里程碑,能渡过一道难关,其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人才队伍,有一个和谐的团队,从决策层到科研人员、到中层管理团队、到普通工人……他们称自己为“东汽人”。
没有地利,东汽就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政策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东汽制订了为新引进大学生偿还部分在校贷款的制度,制订了急需人才生活安置和购房优惠办法。在2006年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东汽坚持“科教兴企”,健全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干部素质工程。
“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护人才”,东汽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东汽特色的人才激励政策和机制,为人才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为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持续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东汽坚持“企业树人、人才兴企”的人才理念,积极营造良好机制,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搭建平台,使人人能够尽展才华,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东汽组织部,我们看到了历年的人才培训计划书,每个东汽人每年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技术培训、素养训练、心理培训、国际大势分析……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让每个员工有学习的机会,有发展的机会,有成就感。”东汽分管人力资源和物质保障的林光平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正是东汽的这些“树人”之举,让员工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也正是东汽人在地震中的优秀表现,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到东汽。
“企业树人、人才兴企”。东汽42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这样的核心理念,人才——乃企业之本,也正是这种理念,让东汽人拧成一股绳应对危难。
地震后,网上有人质疑东汽的恢复生产时间,“没这么快吧?”其实东汽人自己知道,他们恢复生产比网上说的还早。因为每个东汽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相信,凭着每个东汽人的努力,不管是大自然的考验,还是金融危机的肆虐,东汽人还将继续书写“东方不败”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