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数学基本原则 发挥教学最佳功能

2009-06-04马忠义

科技传播 2009年24期

马忠义

摘要 根据中学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现代教学论的新理论、新观念以及数学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考虑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严谨性、应用广泛性,针对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结构与规律,我们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 科学性原则;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 G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10-0106-02

数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教学的主要规律,是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根据中学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现代教学论的新理论、新观念以及数学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考虑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严谨性、应用广泛性,针对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结构与规律,我们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科学地、准确地讲清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为了符合学生接受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有时要引用通俗的事例或引用比喻作浅显的解释,但是这样做时绝对不能违背科学性的要求。

1)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炼、准确,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注意条件的充分性,符合逻辑理论的要求;

2)教学内容的系统安排上必须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生认知顺序性;

3)教学过程中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科学性原则也是指数学教学的观念上、方法上的科学性,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科学知识,而且在此同时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果,而且更要让学生明了解决问题研究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等智力活动。

2 积极性原则

要使教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要素之一在于启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

1)在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学生兴趣出发来组织教材掌握教材的深广度,才能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兴趣持久不变,求知欲望不断增强。例如,我们在讲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法等,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学习上的兴趣与进取心;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真知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能力。同时,学生在获得知识时会感觉这是自己‘发现的而欢乐,激起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也会成为发展新知识的动力;

3)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过程,学生也不是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在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正确掌握学习方法。例如,解题中不仅要使学生会解题,而且要使他们会分析题意,能自觉地确定方法和步骤,并善于检验其正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觉排除障碍,这些都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3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上的正确应用是为了引导学生从鲜明生动的直观形象出发,比较顺利地进入抽象思维过程。

1)从人的认识规律来说,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需要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讲授新教材前,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必要的感性认识,足以理解新教材。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象,教师通常用讲话来实现,但语言、文字唤起的表象,在完整性、鲜明性、稳定性方面都不如直观材料,因为直观材料是在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使学生产生感知的。为此,教师要选择有全面性和典型性的感性材料,从此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2)直观教具的使用,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理解,并且有利于掌握这个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的途径。演示直观教具时,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观察和分析具体形象中得出教科书上的结论,也可以先讲教科书上的结论,再用直观教具去证实它。使用直观教具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问题,有时还可以取代对某些问题繁琐的论证或复杂的计算,这是我们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思想;

3)使用直观教具不是目的,而是形成抽象结论,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所以,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直观教具应逐渐少用,要用得恰当。

4 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必须能被学生接受。同时,教师必须正确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教师尽量把教学要求降低,学习任务过分容易,就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规定,从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学生就会机械地、形式主义地接受知识,而且还会产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

1)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及时注意信息反馈。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实际水平,不考虑学生智力水平,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要及时从教学、学生作业、练习,了解学生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因素,不断调整教学信息限度,促使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效果的提高;

2)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但缤纷不排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的意义是讲究质量、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就是要使学生认真、紧张而有秩序地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教师不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自由散漫、疏懒落后,那是害了学生。严格要求是原则精神,是不能放弃的,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则属于具体措施的失当,是可以避免或纠正的。

5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就是要很好地巩固教学的效果,即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已经学过的教材,随时都能在记忆中再现这些知识。

1)在数学教学中,要安排学生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较长时期地保持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信息内容比较有趣,本质的内容或是经常用的知识往往记得牢一些。对学生的合理记忆要具体给予指导,可以用规律进行有效记忆;

2)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联系,通过数学方法训练,把零散、无系统的知识串起来成为发展新知识的基础,这样就把知识学会了,当然就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概念形成过程、数学结论推导过程、解题方法选择的思考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其对数学概念、它们的联系、内在的规律理解得更深刻,也能更巩固。

以上各项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运用,教师应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水平及特点,根据这些教学原则,充分地选择和采用目的明确的方式、方法和行动,以期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