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光明

2009-06-04

新经济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水电风电发电

能源危机解决方案

如何战胜能源危机?节约必不可少,寻找替代能源更为重要而大力发展清洁煤电、太阳能、风能、水电、生物质能、核能等,都是其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时值夏季用电高峰,往日行政令文“热衷”的“拉闸限电”、“空调26度”等词汇却迟迟未能出现,不知不觉之间,秋老虎又悄然而至。

与以往各发电企业满负荷运转更加针锋相对的是:一些在建的大型水电被果断叫停,而许多已经投产的小火电也相继被悬崖勒马。

人们已经战胜能源危机了吗?显然没有。我们的经济依然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而现在,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带来的油价企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电力与其他自然能源的供应短缺与价格上涨,形势更日趋严峻。经济衰退如何幸免?

这不得不让我们提起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论争。吴敬琏和厉以宁,对中国经济改革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两位经济学界泰斗,前者主张:“重型化”的快跑将使中国遭遇能源危机;后者则奉行:大国的发展不能绕开重化工的道路。二老的观点,孰是孰非,我等自难定夺。然而,他们对于经济发展与能源关系的肯定,却是异曲同工。

数据更能说明GDP与发电量的关系。由于电力具有即时属性,没有库存,只要发电量下降,就意味着GDP同步甚至加速下降。去年10月,中国月度发电量同比下滑约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中国月度发电量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这暗示着很多企业已经停工,经济开始进入寒冬。而就从那时开始,中国的GDP增速已明显放缓。

同样的情景出现在上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199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名义增速一度达到13,1%,当时的发电量增速保持在9%~11%之间;其后,发电量增速在1998年第三季度降低到2.13%的水平,而GDP增长率就急剧下滑到6.46%。

反观危中之机,正是中国电力结构调整、变革的最佳时机。即将赴任中核集团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受本轮金融危机影Ⅱ自,中小企业大量倒闭,用电需求连续多月缓和给小火电关停任务达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电力供需缓和这一契机,任务也会完成,但或许不会提前一年半就完成这个目标。”

能源危机话题由来已久,而今再度审视导致危机的深层次诱因:除了传统能源结构单一、新能源匮乏、电力供求不平衡等外,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新的阻力与桎梏。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在成本与效益之间依然未能达到和谐状态。

综观经济发展史,危机的诱因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方式:节约必不可少,而寻找和发晨替代能源更为重要。现阶段,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找出并消除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与桎梏,使其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达到平衡。由此,一幅崭新的图景已然出现:一边是小火电的不断叫停:另一边是新能源项目的不断上马。

用可再生能源全面取代化石燃料。进行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而经过对产业发展周期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大力发展除了太阳能、风能、水电、生物质能、核能之外,清洁煤电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

虽然,实现全球经济一能源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常规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电甚至占75%的比重。

因此,清洁煤电是首先能够想到的能源危机解决方案。2009年7月6日。华能集团主导推进的中国首座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并建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即IGCC示范工程项目——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此举被业内看作是中国“绿色煤电”计划快速发展的信号。

在国际上,IGCC也被看作煤电发展的主流趋势。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绿色煤电的研究。2004年美国能源部正式启动了“未来电力”项目,计划投资9.5亿美元,用10年时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近零排放的煤炭发电厂。同年,欧盟在“第六框架计划”中,启动了名为联产氢气、电力、二氯化碳分离工厂的计划。目标是开发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发电、制氢以及二氧化碳分离和处理的煤基发电系统,实现煤电的近零排放。

因为装机容量占整个能源构成的21%,水电也被寄以厚望,自然被排在最可能取代火电的位置。事实上,这在国际上也有可供参照的可行案例,加拿大的水电比重就占能源构成的90%以上。中国仍有2/3的水能资源尚未被开发,其潜在优势不言自明。

然而,在金沙江叫停事件之后,对于水电的贬斥言论却不绝于耳“水电相对火电来说是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污染,但水电站尤其是大型水电项目对生态的破坏更大,影响更久远。一个大型水电站可能导致整个流域的生态彻底改变,甚至会造成部分物种的灭绝,此外。大规模的移民会造成文化生态和社会关系的断裂。”

姑且不论因环境保护和移民问题而产生的对于水电的过分妖魔化,单其建设中的高昂成本和运营中的超低利润,就给反对者诸多口实,让支持人士大跌眼镜:大型水电开发周期一般在5~10年,相较火电1~3年便可建成发电。胜负已分。而因在电网中一直担任平抑电价的角色,上网电价偏低则更打消了水电运营企业的积极性。

对许多在《可再生能源法》出台的背景下成立的公司而言。他们对水电产业前景的预期较高,而残酷的现实折断了它们继续前进的积极性。值得欣慰的是,许多小水电公司不在环保与移民问题诟病之列,它们对政策的预期相对乐观,如中华水电创立的收购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排除了前期问题,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紧随其后的是核电。一位电力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核能在中国能源的构成中的比重不足2%,但按照现有的能源计划。在2020年,这一百分比将提高到4%~5%。该人士表示。“将来总有一天,在整个能源构成中,核电将一统天下。”而法国就是现实的参照。2003年,核电已占法国总发电量的85%。

虽然核电厂从项目勘测到建设再到运营,需要更长的时间,然而。这也与核电的经济效益相辅相成。20多年前,青云创投的前身因为参与了中国第一个核电项目——广东大亚湾发电站的投资。也让其获利颇丰。此后,该核电站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与清华合作,也才有中国环境基金的诞生。

中国是贫铀国,但却不能掩盖核电的明显优势不仅安全,而且清洁、高效、经济。如此诱惑谁能阻挡?“那也得上。不断地建设,裂变完了,再研究聚变呗。虽然,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攻克很大的技术难关,但谁又能否认这才真正的循环呢?”相关人士说。

快来看看风电吧。因其生产过程几乎不会伴随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任何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被称为。蓝天白煤”。对与这一兼顾民生与面子的工程,各地上马的势头也不亚于12级大风。说话间,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就于8月8日在甘肃酒泉开工,10年后。酒泉市的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接近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成为“风电三峡”。

然而,因为一系列棘手难题的出现:风电并网接入难、风电调峰能力不够、风电送出受限、上网电价未理顺……风电让我们又爱又恨。相关人士认为,问题的产生,有的来自风电行业自身、有的来自输电侧以及终端,但这些问题在前段时间风电大规模上马的时期,都多少被掩盖或搁置了。

也有相关人士更加看重风电建设的带动效应。风电项目的上马,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行自主刨新的动力,它推动了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特别是风机设备的国产率逐渐提高。不仅如此,由于内陆风电均建设在相对贫瘠地区,风电的建设也促进了国家电网的建设速率,带动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出场的,是光伏发电。虽然,它也曾经历经济危机的困扰,因组件价格下滑、市场萎缩而不得不面临产能过剩,并遭遇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但其在与海外对手的竞争中依然保持着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只因为技术上的强势,宽松信贷政策、低廉的原料成本,以及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太阳能产能发展的政策,都让中国光伏企业获益良多。

现在,光伏产业依然因发电成本较高,生产在国内,市场在国外而饱受诟病,然而,在中盛光电董事长王兴华看来,这一状况很快改变。“预计从明年上半年开始,这个市场会有相当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到2012年以后,市场增长会更加加快,预计2015年前后,光伏发电成本会得到比较大幅度地下降,有可能接近传统能源的附近。”

下面有请生物质能发电。对大多数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而言,最主要的障碍和制约因素是经济、政策和技术。武汉新冠亿碳副总经理孙河川告诉记者:一是,融资难。许多再生能源项目无缘四万亿。二是,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力度和广度不够。地方政府对于政策咬文嚼字式的解读,更使许多本应接受政策阳光照射的项目只能望饼兴叹。三是,技术落伍。而要解决生物质能发电所面临的技术问题,还有待于更多新冠亿碳们的出现。

为此,孙河川通过本刊郑重建议:首先,国家在信贷规模上能切一块出来用于生物质能源项目方面的贷款,最好是低利率的贴息贷款;其次,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如对垃圾填埋气发电实行免征增值税和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最后,国家应尽快出台“鼓励资源利用投资方参与垃圾场改制优惠政策”。

最后掌声请出智能电网。什么是智能电网?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人们谈及这一概念,往往会加入自己的概念:电网企业打出“特高压”牌,电源企业咬住上网技术不放,用户则更强调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用“瞎子摸象”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而通过对能源的供应、电力的传输、电力的使用以及整个循环过程的各环节的政策、技术、市场等综合考虑后发现,青云创投合伙人介文治认为,智能电网涵盖电力基础设施、新技术、软件管理、能源储存等领域,而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需求。

在电力传输方面,智能电网能够增加电力输送的效率。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形成的特高压输送就具备这项功能:在电力上网方面,智能电网能够解决现阶段最为紧迫的不同形式的能源上网问题,此外,储能产品不仅能够服务终端,还能服务电网,也可称为智能电网。

以风电为例,由于风力在晚上较大,而晚上用电量较小,风电场晚上发的电送不出去,而在白天用户需要电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电来供应。这就是储能产品大显身手的机会:将晚上发出来的电储存起来,白天用的时候释放。且看汇能科技的电力大挪移。,

当然,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本、市场的结合,而政策的支持也必不可少。相关人士表示,尤其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能源领域,没有政策的支持是困难的。诚可见,国家对新兴能源的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8月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首届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预计将在年内制定完成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

在此契机下,我们所面临的解决方案将会越来越多,甚至远远超出今天讨论的范围。

预计2015年前后,光伏发电成本会得到比较大幅度地下降,有可能接近传统能源的附近。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本、市场的结合,而政策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水电风电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重齿风电
长江水电之歌
绿色水电认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