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离于学校体育场域

2009-06-04吴燕丹

体育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学校

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目前这种理想状态与现实却存在巨大的落差。人们对特殊体育认识的不足和学校体育本身在教育系统不受重视的尴尬决定了特殊体育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然路途坎坷,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身体的部分功能短时或长期残缺甚至丧失,再加上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特殊体育教育多处于“游离于学校场域”的状态,即使有些条件较好的大学开设保健体育课,也多数流于形式。

各级各类学校特殊需要学生的数量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还将继续扩大,目前这个群体已经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为契机,采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我国普通高校和中学特殊需要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状况,主要从学校体育部门管理者、特殊需要学生两个层面对特殊体育课程地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的学校特殊体育现状有大致的了解。

一、我国大学特殊体育课程现状

1.特殊体育课程地位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明确界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保健课,但有相当部分学校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实际上并没有开设,即使开设课程的学校,仍有四分之一没有按《纲要》要求开设两年必修课,调查中还发现,开课的学校中有70%没有特殊体育教学大纲,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于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特殊性,在认识上和重视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课程地位要大大弱于普通学生的体育课。

2.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内容

由于我国高校对特殊需要学生保健课的定位基本都是在“康复”和“保健”,就决定了教材内容多是以养生类功法、按摩、和缓的轻体育项目为主,配合保健理论、运动处方等。分析目前体育保健课内容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目标定位不明确;(2)实践教材偏重于传统东方养生类项目,不容易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且对身体的刺激强度偏弱;(3)很难有完全适合各种情况学生的最佳运动套餐,且多数学校限于没有专业师资和场地器材,只能因地制宜开设保健课,至于学生能从中收益多少,就无法求全了。

3.特殊体育课程资源

绝大部分高校没有专设特殊体育教育经费,使很多项目无法开展,教学设施无法保证,教学手段无法实施,最重要的是特殊体育师资无法得到系统全面的培训,这是制约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大部分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学场地处于见缝插针的打游击状态。目前高校特殊体育课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的,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更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学习。全国范围在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方面的开发较为薄弱,没有合适的指导、场地设施的保障和适宜的运动项目,特殊需要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二、特殊需要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反馈

本次调查共有全国各省市76所高校的1637名特殊需要学生参与,95.7%的学生对特殊体育课程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并且对现有的特殊体育课程对将来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有积极影响持乐观态度,这种正向情绪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利前提。这部分学生由于从小到大比普通学生少了很多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所以他们更珍惜大学的体育学习。对现行课程较不满意的部分集中在考评办法和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从问卷调查了解到,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中“不会相关运动技术”、“没有合适的项目”的比重较大。

由于障碍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对于特殊需要学生来说,受机能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时间的制约因素较为多见,由于这些制约,以及对障碍的自我接受能力较差,没有自信,多数学生的生活处于不积极或者说是被动的状态。再加上他们中多数人用于学习、生活所花费的时间比正常人要多得多,这就意味着可供支配的余暇时间就大大减少。即使有时间,又限于与外界的接触面窄导致信息不足,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当前的现状是,针对特殊需要学生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进行的环境以及项目的改造,包括指导员和志愿者培训、体育运动设施及器材的开发、无障碍交通等方面的考虑大大落后于需求。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是心理问题,个人对应于障碍的接受程度,克服障碍的意识与态度,自我观念及自我悦纳的状态,对整体生活的意愿,对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态度,与运动、休闲相关的价值观及动机等方面各人的态度不同,参加体育锻炼或持续锻炼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调查表明,目前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活动,得到最多关心的是体育教师,另外舍友、同班同学以及好朋友的支持也能够被感受到。但是,这个关怀的圈子太小,不足以全方位帮助他们。特殊需要学生与普通正常人相比在体力方面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如果没有从指导者那里学到运动的方法,而且也没有适合他们参与的体育运动,没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参加体育运动当然是有较大难度。但目前的现状是,在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特殊需要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养成,在课外活动中没有具体的措施使特殊需要学生的人际关怀圈子不断扩大,更没有考虑到动员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关心、帮助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传授,效果不理想是可想而知的。

三、中学阶段特殊体育教育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开展已有多年,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实施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方案中,我们注意到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据姚蕾的调查表明,在中国普通中小学,很少有残疾学生参与到正常人的教育中,大多数进入残疾学校。即使在普通学校里有残疾学生,也很少单独给他们开体育课,一般是让他们自己在教室里学习,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安全起见,没有合适的教师或器材设施不得当等。这个结论与笔者所做的福建省中学骨干教师的调查结果相当吻合。

福建省各地市374所普通中学的骨干教师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绝大部分中学已经可以接收特殊需要学生就读,反映了基础教育观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课安置方式,34.8%的中学选择随班就读,41.4%的中学选择免修,还有一部分是没有统一规定,仅仅只有8.8%的学校表示有集中起来单独开课。随班就读、免修体育以及单独设课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程度,但我们从这样一组数据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学阶段的特殊体育教育基本上是处于涣散状态,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政策保护和条件支持,使得他们没有形成良性的健康发展链,进入大学后不能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没有给特殊需要学生开课的理由,大部分学校认为“从学生的身体及安全考虑限制特殊需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绝大部分学校采用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项目活动,还有部分学校是由教师安排比较和缓的运动统一练习,这两种形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校可以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的支持服务少得可怜,能提供体育器材的仅有11.5%,能给学生一定的课外专业辅导的只有14.17%,而什么都不为学生提供的学校竟占了半数以上!在身心发展最关键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体育教育没有承担起给特殊需要学生应有的健康关照和生命关怀,如何能诠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的体育学习,使大学阶段的特殊体育没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与大学体育整体改革存在较大的反差。但是就目前中学的现状,体育学科本身处于边缘地位,不太可能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追究其根源,还是学校体育法规不够完善,对这些学生的体育学习权利的保障问题不够细化。

四、结语

改革永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来完成的。学校体育的成效评价具有滞后性,它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检验,任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超越”都是徒劳的。中国的学校特殊体育教育,需要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著名的“木桶理论”得到启示,如果把学校体育比作一只木桶,要使其与大学教育同步发展,必须把“短板”及时提升、弥补起来。“短板”的及时“提升”与“弥补”,对于构建和谐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研究,切实找到解决现阶段中国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办法。中国的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期待更成熟的理论指导,更健全的法律保障,呼唤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以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184-190.

2.姚蕾.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4,24(12):68-73.

3.[日]竹中晃二.健康スポ—ヅの心理学[M].日本:大修馆书店,2002:95-103.

4.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27(1):41-50.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