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优质教育生态
2009-06-03于永福张莉
于永福 张 莉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活动的方向,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思想决定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可以说,优质教育生态中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构建优质教育生态的工作中,我们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首位,多方位、多举措地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一、人文管理,打造优质教育生态的良好环境
人文、公平、和谐的发展空间,是教师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我校长期实施人文管理,多方搭建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文平台,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1政策导引
针对我校教师的发展情况,学校制订了教师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制订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学科带头人成长计划”“名师成长计划”等梯次发展目标,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制订了“读书提高”计划,规定教师读书数目、篇目和交流任务,为教师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价值激励
学校充分关注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教师自身的价值体现,努力让每一个教师拥有特长,发挥特长。校园网站设靠了年度“科研榜”“师德榜”“管理榜”等评选栏目;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给予不同梯次、不同方位的培养,营造了良性的竞争氛围。在年度评比中,学校设置公开课、教案、说课、文体比赛等多种奖项,引导教师在自己最适合的领域实现自身的发展。
3合理竞争
教师之间要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活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良性竞争机制,避免恶性竞争。我们以多种评价机制为杠杆,协调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集体备课制度化实现了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资源共享;教师业绩考评综合化,按照备课组成绩和个人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个体与整体的共同发展。
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个体发展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我们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例为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开展了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1、专题讲坛
学校聘请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指导、引领,聘请名师进行优秀课堂示范,组织骨干教师举行主题讲座,组织优秀教师举行案例研讨。在活动中引导教师总结和提炼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仿效和借鉴优秀的教学风格和特色,领会和琢磨名师的教育思想精髓和教学艺术魅力,使教师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走势。
2、同伴研修
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同伴研修。同伴研修以多种形式展开:一案一议、一课一评、主题研讨、单元回顾等。同伴研修创设了全员参与的问题解决式的学习过程,参与者吸收借鉴同伴经验,深刻反思自身实践,由此形成改进实践的动机和计划,从而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3、课题研究
实施国家课题、市区级课题、校级课题分层并行的原则,重心放低,范围扩大。学校紧贴教育教学,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级课题,组建了学校文化、集体备课、学生自主管理、生命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英语特色教育6个校级课题组。以完善学校文化为科研工作主干,以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自主管理为教学工作的抓手,以传统文化教育和英语特色教育为特色亮点,以生命化教育为课堂教学切入点,全面引领教学活动,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
4、主题沙龙
学校不定期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课堂有效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生命化教育”等主题沙龙活动。主题沙龙倡导思辨与对话,教师在群体参与、专业对话中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通过开放的问题环境,引导教师在表达中整理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倾听与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促进了自身的能力提升。
三、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学校以系列制度为支点,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完善的集体备课文化。这一文化平台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对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深磨细研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一直强调个人初备精研细磨,要求教师在个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我认识,形成个性初案。这一初案集中体现了教师自身对于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和思考,熔铸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体现了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教学特色,这是进行集体备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交流碰撞
集体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是:交流碰撞,互动交流。主备教师首先就个性初案进行阐释,然后备课组教师进行交流补充,集思广益,优化设计,形成集体教案,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3、同题研讨
同题研讨是集体备课中最具实效的手段。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讨一节课,并进行个性化补充,在此基础上实行同题多轮上课。每个学期我们都举行多轮次这样扎实有效的同题上课研讨,能够使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语言、板书等多个方面实现知识拓展、观念更新、思维碰撞,实现整体提升。
4、博采众长
每节课后,教师都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情况,形成课时教学反思,作为对教案的补充与完善。单元课时结束后,备课组集中回顾教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备课教师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与补充,形成经验附在教案后面。经过多轮打磨,最后的教案已臻于成熟完备。学期结束时,所有教案存入学校资源库,成为下一轮备课教师的重要资源。
四、优质课堂——促进教育整体发展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课堂,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于课堂,教育生态的优化成于课堂。近年来,我校以“生本教育”“生命化课堂”等先进理念为引领,全力打造“高效愉悦”的优质课堂生态,实现了师生关系愉悦、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及信息技术先进的最优教学模式。
1、目标导向
依据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及专业发展,我校重新修订了《高区一中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高区一中课堂教学评价表》,目标导向突出了三个重点:科学处理教材,有效组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强化了三个目标:实效性强,参与率高,达成度高,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价值判断和方向引领。
2、示范引领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成长梯次的教师,学校分别采取了多种示范课例:名师示范、骨干示范、优秀课例示范等。
同时,优质课堂文化的形式进一步得到创新,范围进一步拓展:
名师示范:观摩课例——自我实践——同伴诊断——自我完善。
骨干示范:集体备课——课例示范——互评互议——实践课例。
优秀课例示范:听课评课——评选优秀课例——完善示范一个体实践。
不同课例的课堂教学示范,充分展示了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逐步掌握了新课程理念的内涵。
3、常态展示
通过目标导向和示范引领,学校确立了“高效愉悦”课堂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学科体系,依据教材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常态课堂展示:同课异师、同课同师等。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不断的自我展示中,得到了锤炼提升。
4、反馈修正
在所有课例的示范展示中,首先由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学生进行评价,最后由听课教师、教研组长、分管领导结合自己的听课情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流程及效果进行评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修正。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人文环境,校本研修,集体背课,高效课堂,构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教育生态:人文管理模式下教师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个人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同事之间教育经验、教育智慧的交流与吸收,集体备课中的极富生成性的互动学习,优质课堂平台上的示范与引领、展示与反馈。
今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我校优质教育生态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它与学校人文管理、学生自主管理、传统文化特色教学、学生特长发展教育等工作板块,共同构成了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优质教育生态,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