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陶渊明作品探析
2009-06-02赵新华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不吝笔墨地写道:“陶(渊明)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
对于如此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笔者统计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 9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册),共涉及陶渊明的12篇作品,分布在小学(四年级上、下册)、初中(八年级上、下册)、高中(必修1、2、5)三个学段的七册教材中。
由于陶渊明有着以往文人不曾经历过的田园生活,并参加了“躬耕”的实际劳动,他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陶熔与洗炼,他的作品中呈现着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然而,不少人过分强调陶渊明的超然静穆、恬淡适意,在某些程度上对陶渊明本人及其作品歪曲了。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形态,这才较为确凿。”本文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对其入选人教版教材的作品做一番简要的梳理,以期有助于对陶渊明的了解,在语文教学中对陶渊明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分析能够更客观。
一、“误落尘网十三年”时期
陶诗《归园田居(其一)》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里的“三十年”实为“十三年”之误,确切的是指393年至405年之间的十三个年头。这期间陶渊明曾在仕途: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癸巳(393),29岁初仕为江州祭酒(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398),入桓玄幕府(隆安五年辛丑冬,陶母卒,渊明还寻阳居丧);晋安帝元兴三年甲辰(404),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随后又去做了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八月任彭泽令,十一月辞职归隐。
入选教材的这一时期作品有:《五柳先生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义教,八年级下册),《时运(其一)》《和郭主簿(其一)》《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普高,必修2,“研讨与练习”)。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分别作过武昌太守、安城太守。他年幼时,其父就谢世了,家庭衰微,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征西大将军长史、从事中郎,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沉着豁达,行不苟合,是当代名士,家里藏书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沈约在《宋书》中记载:“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可见,《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少年时期叙述自己志趣的文章。虽然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从文中提到的“葛天氏”“无怀氏”这两个古代帝王,说明他还是有着自己完美的政治理想的。再联系到他在《命子》中写到的“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可见此时的陶渊明还是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的。至于他的辞官归隐原因,《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室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从中,我们不能看出,像其他读书人一样,少时的陶渊明还是有着较强的功业心的。
《和郭主簿》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402),当时38岁的诗人因母丧暂别了官场,所以他可以“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在田园生活中体味着生活的安宁和身心的自由。但我们不能忽视,此时的他“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还有着充实的物质生活基础。因而诗中透露着不同于一般农民又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悠闲高旷的情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诗中怀荷蓧丈人,怀长沮、桀溺,借以表明自己想以躬耕陇亩为志。本年春,“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湎”,诗人开始躬耕。“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在劳动中与农民结下了有别于官场的真挚友谊。但诗中的“是以植杖翁”和“行者无问津”两句,表明此时的陶渊明对世事是不能冷淡和忘怀的,归隐并不是他的真实意愿,仍期望有问津者。作于同一年的《劝农》道:“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还写道:“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更表明他并不是真的想归隐田园,他大概是想过一种“终南捷径”或“山中宰相”式的生活。同是作于此年的《和胡西曹示顾贼曹》道:“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尚欲及时有为,且恨无发挥能力机会的憾意。
《时运》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甲辰(404),诗人暮春独游,“欣慨交心”。虽景物斯和,但却不能像孔子当年“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诗人慨道:“但恨殊世,邈不可追。”诗中最后写道:“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黄帝和唐尧。这一年,刘裕平桓玄,行镇军将军,40岁的陶渊明去做了镇军参军。这一历史事实更加表明,此时期的诗人不甘心退隐,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二、归园田居初期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彭泽令归田。这段时间,诗人创作了不少诗篇叙述归来后的心情和乐趣,入选教材的有:《归园田居(其三)》(义教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一)》(普高必修2)、《归去来兮辞并序》(普高必修5)。
“误落尘网中”,一“误”字,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离开官场后,诗人“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轻松而愉快。
“开荒南野际”“或植杖而耕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说明诗人已经归耕田园。相对于当时污浊的官场,从事田园劳动的他可以“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怀良辰以孤往”“登东皋以舒啸”。
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在对仕途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后,回归田园成了他诗中耐人寻味的情节,带有寻找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的意味。在“松菊犹存”“有酒盈樽”的前提下,此时的诗人对田园生活尤其对生产劳动更多的是欣赏的眼光和审美的趣味。
三、居家遇火之后
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陶渊明家中遇火,其诗《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写道:“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火灾使他损失很大,只能暂居舟中。
此时的诗人很不幸地失去了“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的物质生活条件,小康式的田园平静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了,农业劳动在诗人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审美对象变成了不得不做的谋生手段。他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所作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所流露的情感与他以前的作品有着巨大差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大意说:人生归趣有常道,原以勤劳谋求衣食为其开端,怎么可以不去经营衣食而自求安逸呢?这实在是一位朴实农民的心里话。为了谋生,他只能“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少了“息交游业间,卧起弄书琴”的闲情逸趣。“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诗人已经在劳动中感到了“苦”,感到了“疲”。
他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所作的《杂诗》写道:“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他虽努力耕作,仍不得温饱。诗人有了不平之感伤,农村生活不再是当初想象的“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此一时期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有:《杂诗(其一)》(义教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桃花源记》(义教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义教八年级下册)、《拟古(其七)》(普高必修2,“研讨与练习”)、《咏荆轲》(普高必修1,“研讨与练习”)。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实为诗人叹息自己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从中也流露着陶渊明生活的艰辛。
《饮酒》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计二十首。我们不能仅仅从《饮酒(其五)》一首来分析那个时期的陶渊明,更不能忽略《饮酒》诗的“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提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可见,生活的艰辛,再加上那时正是晋宋易代前夕,诗人感慨甚多,少了许多曾经的洒脱。
义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刘裕幽晋安帝于东堂,而立恭帝,恭帝元熙二年(420)六月,裕乃逼禅即位,晋室以终。陶渊明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作《拟古》诗九首,诗中多托兴的诗句以表述自己的感慨。而托兴的诗句又以春景居多,如“仲春遘时雨”“春风扇微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7课的“研讨与练习”中即摘选了《拟古(其七)》中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他还在《咏荆轲》中赞荆轲为主复仇的侠义精神,叹荆轲事迹的悲壮豪放,以喻己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虽然厌恶污浊的官场,但是对政治还是做不到不闻不问的。也正是如此,诗人在作《拟古》诗的同年(421)作了《桃花源诗并记》,以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也是诗人对现实彻底失望的表现,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语句中包含着现实中的诗人心灵深处不可磨去的隐痛。
四、暮年的歌诗
为了对陶渊明全面的了解,我们还是有必要来看看他晚年的诗和事的。
诗人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但在420年~427年之间,朝政还是发生了不少的变化:420年,刘裕称帝,422年病逝;长子刘义符称帝,424年被废;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被推举为皇帝。当时的政治局面可想而知。诗人自己的生活处境亦是雪上加霜,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檀道济为征东大将军、江州刺史,萧统《陶渊明传》:“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侯之,偃卧瘠馁有日矣。”可见当时诗人的生活最为困苦。他作于同年的《有会而作》描写了遭灾后的饥馁状况。
纵观诗人此一时期的诗篇,一方面描述了自己生活状况的贫苦,“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有会而作》);同时还表明自己依然保持良好的操守,“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此时的他也不乏率真,“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乞食》);更有空前的豁达,“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正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仔细一看,他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文化人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棱角的,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静穆闲适,又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之金刚怒目,还有“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之率真与沉恸。
《自祭文》被认为是陶渊明逝世前的绝笔,文中诗人一面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穷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同时又无比幸福地叙述着田园生活给他带来的乐趣:“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恰如其分地写道: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
参考文献:
[1][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梁]萧统撰,[汉]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鲁迅.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王瑶编注.陶渊明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赵新华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