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经典阅读正常化

2009-06-02李春芽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本学生

现在如果随便去问一个初中学生最喜欢阅读什么。回答你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言情小说、科幻武侠小说、网络小说等休闲轻松类读物,抑或是各种漫画、笑话以及休闲小品和明星自传等流行读物。问他们有没有去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大部分人摇头,即使有人点头,问他们怎么读的,却遗憾地发现:《三国演义》,他们看的是图画本;《简·爱》,他们看的是电影;《巴黎圣母院》,他们看的是碟片;《西游记》,他们看的是动画片……还有更多的中外名著,他们读的是缩写本,真正原汁原味的名著几乎没读过。细细想来,导致这种“虚假”阅读的因素有很多。

(一)经典阅读的功利性

1.功利目标引导下学生对阅读经典的曲解

文字文本是作家知觉活动的产物,是作家塑造的形象的典型,作家的思想感情与道德评价蕴涵在生动的形象画面里,构成了文本生命的有机整体性。因此,文学阅读也必须着眼于文本整体,要调动想象与情感,强调体验和感悟。然而,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使教育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学生面对的是“超越的要求”——“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生活得更好”等效益型的选择[1]。在应试教育阴魂不散甚至愈演愈烈的阴影下,经典阅读良好的出发点,被无情地歪曲甚至被利用了。更多的参考用书,复习资料上,出现了诸多名著阅读的怪现象:没时间看原著,就看故事简介,做些名师整理出来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所谓“精华内容”。而学生呢,为应付老师的检查,为了写好作文,为了应试,他们也就乐此不疲了,所以,一些缩写本,诸如《中外文学名著快读》等就代替了对文学原著的阅读。这样的训练驱赶了学生的想象与情感,异化了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机制,许多学生娴熟地掌握了应对考试要求的策略,却难以通过文本与经典作家进行精神对话。

2.功利目标驱逐下家长对子女阅读经典的干涉

众所周知,读名著可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水平,但是许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去啃大部头的文学经典作品,而是希望他们应对考试多做功课。曾经看过这样一段采访:“家住海淀,本身亦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许先生有一子,现读初二,学习成绩颇佳。说起他儿子的课外阅读状况,这位父亲闷闷不乐,坦言自己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黑名单。原因非常简单,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将来考不上好点的大学而影响孩子的前途。他自己也称此举为‘壮士断腕,理由是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不能按事情的缓急来分配时间,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都如此之大的今天,家长有责任监督他们在最重要的阶段做最重要的事情。虽然自己明知道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但孩子资质中等,如不将全副精力放在学习上,读名校的理想便成泡影,他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2]节假日,每看到那些熙熙攘攘围绕在教辅图书专柜前的学生和家长们真不知道应该感到欣慰还是悲哀。

(二)信息社会“速食化”阅读的影响

1.媒体的声像功能和快餐书籍的情节吸引着学生

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总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信息化时代带来了多感官的享受,使得如今的孩子成了视听的一代,他们更习惯于坐在电视、电影等声像俱全的媒体面前,在绚丽画面、动感声音的刺激下,好动的他们不爱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同时,快餐书籍的情节性和形象性吸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图画书的形象画面和简读本的故事情节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各种简读本、缩写本纷纷摆上书架,浅显的文字和惊险的情节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有了这种浅阅读获得的愉悦和满足,经典著作哪还能在学生群体中立足?有学生如是说:“大部头的文学名著交代个环境就写了十来页,哪有兴致去读……”

2.日益紧张的学业生活使“快餐文化”成为首选

社会和家长的重大期望,让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他们舍不得把时间花在阅读经典上。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必考科目作业量有增无减,除了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也增多不少,估算一下一个学生每天课下练习所花的时间,如果平均每门功课需要35分钟(实际上远远超过),加起来就是3个多小时,对于这些不堪重负的学生来说,休息和睡眠时间尚且不足,还奢谈什么课外阅读。在这种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下,为了松弛紧张的神经,快餐式阅读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诸如卡通、科学幻想、生活幽默等来博得轻松的一笑。

综上所述,在如今喧嚣、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让学生阅读经典,走近古人,与他们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无疑是宁静心灵的一种良策。“经典的阅读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朱自清先生一语道破了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经典阅读应该成为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渴望,这种渴望所带来的对经典的真诚的敬虔,必须要燃烧在一个与现实利益无关的层面上。唯有如此,经典阅读才可能是正常化的。”[3]因此,为能使在初中生中开展经典阅读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并正常化进行,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以读“图”为契机,让学生走进经典阅读

“读图”成长的一代,他们的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期待都与以往不同。作为教师,如果无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他的眼中肯定没有学生。相反,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的语文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图像文化下学生的特点以及经典文本的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读图”教学。让与经典文本有关的插图或由经典文本改编的电视剧、电影进入课堂。这里关键是教师对图像的甄别与选择。选择有思想深度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读图素质,加强学生的视觉修养。由读“图”水平的提高慢慢过渡到读“文”水平的提高,由“图感”而“语感”,由图像文化向经典文本靠拢。如笔者在上九年级上册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时就给学生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里的“吴用智取生辰纲”,学生一边欣赏故事情节,一边感受人物的个性语言,人物形象在他们脑中更鲜明、更生动,从而也激发了他们阅读《水浒传》原著的兴趣,在这时,笔者再进行适当引导:“《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个个形象丰满、鲜明生动,他们每个人走上梁山都有扣人心弦的原因。如果你们想要了解他们,走近他们,最好去阅读施耐庵的原著《水浒传》。”班级里的男同学非常感兴趣,一时,在班级里掀起一股“水浒热”,他们课余谈的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逼上梁山”……吃饭时也在讨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甚至有同学说听见同寝室的一位在梦中也在笑谈《水浒》,经典真正地走近了他们,他们也走进了经典文本。

(二)以课堂为媒介,构建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形成阅读场

课堂上,师生互动主要有赖于教师。笔者有一次给学生上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先示范朗读,后来有学生在他的每周一练的随笔中写到他倾听老师吟诵这首诗时的感受:“听着老师抑扬顿挫的吟唱,看着课本上似懂非懂的辞句,慢慢地,我眼前展现了一副朦胧的图景:夜深人静,一位老者,带着几分醉意,忍不住又点亮灯,把玩着佩身的宝剑,恍惚之间,听见各个军营接连不断地响起了号角,战士们分吃着烤牛肉,军乐演奏着边塞的乐曲,战马腾起,像的卢一样飞快,士兵们拉弓射箭的响声如同惊雷,那位老将军威风凛凛、威武沉着地指挥着……但到了最后,老师的调子似乎不是先前那样雄壮了,有种无可奈何的味道,带着人生无常的悲哀,带着壮志未酬的痛心,‘可怜白发生……尾音悠悠地、悠悠地在我们心上打着颤,终于完全消失。”学生就是凭借教师的引领,唤醒了沉睡的想象力,走进了诗词的境界,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作者产生了生命的碰撞。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这样描述阅读经典的体验:“经典阅读可以使学生在经典文本世界里与其中的人物与心灵同苦、同笑、同焦虑、同挣扎,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他们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了,他们的精神思想自由开阔了,他们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了。”这是一种场效应,它又会激发生生互动,形成一个更大的共鸣圈。如此一来,就实现了课堂阅读场的生成。

课外,拓宽思路,让经典与生活接轨,新课标认为,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经典作品向当前的生活靠拢,在鲜活有趣的现实中体验经典的精神厚度和审美冲动。当前,股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学生对此很有想法,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选读矛盾的《子夜》,通过吴荪甫当年在交易所里炒公债,一会儿“多头”,一会儿“空头”,最终将自己也炒了进去的过程,从而领会吴荪甫这个投机者的人物形象。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喜好的网络媒介为教学服务,师生、生生之间可以构建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生成更大的阅读场,把更多的学生从荧屏前拉回到书桌前。

(三)以人为本,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每一个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角色体验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内化、批判,语文素养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提升。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向经典文本靠近,与之对话,在理解文本意义的同时,构建自身。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张“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典文学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过程。

有一次,在拓展阅读莫泊桑的《项链》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结果交流时学生的许多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超越了教材。比如,有同学认为,玛蒂尔德丢失这串项链丢得好,这一丢不应该是她的人生“悲剧”,倒是使她从向往上层社会的虚无飘渺的梦幻里回到现实生活之中,开始了自食其力的“诚实”的劳动,这对她来说是一次“新生”。有的同学认为,玛蒂尔德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敢于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这不是作者批判的对象,而恰恰是作者所要歌颂的。笔者发现:与文学作品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细腻了,温柔了,也博大了;思想世界拓宽了,坚固了,也深刻了。他们在阅读文学中的人生的同时,开始了遐想和凝思,他们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经典阅读的路是相当漫长的,被升学束缚,被快餐文化浸染的学生非常需要从这个辉煌的通道去品味生活,我们相信经典阅读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让经典阅读正常化。

注释: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咸江南.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功利阅读猛 兴趣待引导[N].中外读书报,2003-7-2.

[3]王君.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J].语文教学通讯,2008,(2).

(李春芽 浙江三门广润书院317100)

猜你喜欢

文本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学生写话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